可是,在這首歌裡,他看到了什麼?
他看到了一個殘暴的公主,以自己為為中心,一切為了自己,全然不顧及他人的暴君。儘管漂亮,卻殘暴不仁,暴政之下屍骨累累。
即使是在最後行刑的時候,她也絲毫不知悔改,說著“點心的時間到了”這樣的話,無愧於“惡之少女”的名字。
無論在那部戲裡,都是那種令人厭惡的,絕對反派的形象,貫徹始終的“極惡”,透過歌聲,深深植入了聽眾們的心中。
肖海心目中的幻想轟然崩塌,這樣一個角色,讓他怎麼喜歡的起來?
等等,肖海拍拍臉,重聽了一遍,以一個創作人的角度重新的聽了一遍。
嗯,這是首好歌,林雨依還有葉洛的水平還是一如既往的厲害。肖海皺著眉頭壓抑著自己心中的厭惡,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一般而言,能挑動起聽眾們情緒的歌曲,就能算是好歌。
毫無疑問,《惡之少女》辦到了,甚至是超標完成,可是這是在專業的角度而言。
對於一般的聽眾們而言,《惡之少女》毫無疑問是一首差評滿滿的歌,因為它挑起了聽眾們厭惡的情緒,他們厭惡歌詞故事中的主角,甚至延伸到了厭惡歌手,厭惡這首歌。
肖海不明白,葉洛為什麼要給鏡音鈴創作出這樣的一首歌?
一個絕對的反派沒有人會喜歡,如此一來,剛剛誕生的鏡音鈴,豈不是還沒來得及綻放,就已經被打落深淵了?
在底下的評論中,粉絲們也紛紛抒自己內心的鬱悶。
“看到v家增員,我很高興,看到鏡音鈴的人設,我更高興了,兩份的喜悅重疊在一起,要帶來更多更多的喜悅...可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鏡音鈴的第一首歌曲,本以為能聽到《世界第一公主殿下》、《電子天使》這樣的好歌,就算不是這樣,哪怕是《甩蔥歌》那樣的洗腦歌曲,我也能單曲迴圈下去,可是,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真不爽啊...聽到了這種這令人心情非常不爽,非常討厭的歌曲……差評!”
“聽完之後看到鏡音鈴就有一種條件發射的厭惡感,把我的期待還給我啊...”
“建議大家只聽旋律,別管歌詞...”
“所以說歌是好歌,正因為是好歌,才會對大家的情緒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雖然方向不對...”
“第一印象太重要了,這首歌可是作為鏡音鈴誕生的第一歌,這種黑暗風的歌曲算是徹底傷到了鏡音鈴的元氣,哪怕以後出再好的歌曲,怕也難以挽救了。”
“好好的一個可愛的虛擬偶像,就被一首歌毀掉了。”
評論區裡差評如海,抱怨如潮,進入了惡性迴圈——如此多的差評從另一方面吸引著新的聽眾,然後繼續給差評。
《惡之少女》因此在所有的上榜或者曾經上榜的歌曲中,以壓倒性的優勢取得倒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