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是木材不完全燃燒的產物,需要將木材在儘量隔絕空氣的環境下加熱。如果有初級或者中級的魔法師,可以在密封的情況下,用法術製造熱量,快速烘烤。但這種做法多少也會消耗一些魔力,需要花錢補充,除非是法師家自用,否則帝國的大部分木炭,還是由平民自己燒製。
畢竟比起法師的魔力,平民的人力可是要便宜太多了。
作為和木料打交道的木匠,以及和爐窯打交道的陶匠,銅指和泥腳,當然很清楚木炭應該如何燒製。兩人在開始村外尋了片地方,搬來粘土,先做出一圈半人高、一米來寬的圓圈矮牆,矮牆底部留出數個通風口。然後兩人從村內搬出木材儲備,全都截斷為一米左右長度的短木料,然後豎著碼放到矮牆圍成的圈中。層層疊疊,類似於篝火的形狀。
木料之間儘量碼實,讓其中的空隙更小,可以減少空氣的流動,防止過度燃燒,那樣收穫的就不是木炭,而是灰燼了。
木料從下往上逐步累加,碼出約一人高的柴堆,頂端收攏成尖型。然後兩人捧起淤泥,從矮牆頂部開始,糊在柴堆表面,將整個柴堆密封起來,只在頂端留出一個小缺口。柴堆表面的淤泥需要拍實,防止空氣流通。
隨後就是在封泥頂端的缺口處點火了。
點火之後,火焰會順著豎直碼放的木材,逐漸向下延燒,一直燒向柴堆底部。矮牆底部預留的通風口,可以為燃燒提供空氣。而通風口流入的空氣有限,基本只夠滿足最底部的火焰。上部的火焰因為空氣不足,燃燒無以為繼,就會自發停止,從而讓木柴碳化而不灰化。
就這樣,火焰層一路向下蔓延,將上方的木柴全部轉化為黑色的木炭。窯頂的缺口處,先是翻騰著明晃晃地火焰,隨後冒出白煙和青煙。白煙是木材中的水分,青煙則是木柴燃燒產生的揮發性成分,這些高溫的揮發性氣體在窯內缺乏足夠的空氣,一旦從窯頂衝出,就會繼續燃燒,看起來就像窯頂在噴火一樣。
整個燃燒會持續數個小時。到了後半段,需要有人持續監控底部的通風口。一旦從某個通風口中看到了火光,說明火焰已經蔓延到底,需要立刻將這個口封上,防止木炭燃燒成灰。所有通風口都封上以後,還需要再將窯頂的缺口也一併封上,儲存窯內的溫度,讓尚未碳化的木材在窯內殘留的溫度下,隔絕空氣,繼續熱解。
整個窯完全封閉以後,再等待半天或者一天,使其自然冷卻,就可以開窯取碳了。
開窯時,只開啟碳窯上段的封泥。下段的帶通風口的矮牆,則可以反覆使用,節約工作量。
上百斤沉重的木料,就這樣燒成了三兩筐黑亮的木炭。
銅指選擇的都是儘量沉重的木料,這樣的木料燒出來的炭更好。木炭拿起來輕輕敲一敲,聲音脆亮,有金屬聲,就是好木炭。
這項工作的工序其實不復雜,但耗時頗長。砍伐大量木料需要時間,堆積柴堆和挖泥封窯也需要時間,燃燒更需要時間,最後的冷卻還需要時間。一座窯,最快也要兩天才能燒出一窯木炭。
達利時不時過來參觀,深切感受到了生產的不易。
但不管怎麼說,木炭的生產,還是達成了。
叮!獲得木炭!
然而收穫木炭的喜悅,並沒能在達利身上持續太久。連續打造農具和盾牌、建設柵欄、新建泥牆小屋、再加上燒製木炭,很快就用盡了本就不多的木材儲備。開始村此前積攢的木材儲備,已經悉數歸零!
食物不夠……木料也不夠……兩天的返回冷卻,比預料的還要迅速地消耗著開始村的物資。生存,竟然是如此困難的一件事嗎……
到底要如何分配人力,如何排布工作,作為一村之長,達利正面臨著愈發嚴峻的挑戰。
還好,身為帝都檔案館的初級管理員,達利沒少看過全國各村各鎮的生產和人員檔案。根據開始村的現狀,迅速調整了人員的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