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條訊息,對於股價的影響,都不是絕對的。
出了利好訊息,股價不一定漲,出了利空訊息,股價也不一定跌。
是漲是跌,主要還是看市場預期。
利好訊息超出了市場預期,那股價必然會上漲,可若是沒有達到市場預期,那股價恐怕就會下跌。
利空訊息也是如此。
在利好訊息出來之前,股價就開始上漲,那一定程度上就會提前消化掉利好訊息帶來的正面影響。
漲的越多,消化的也就越多,同時,市場對利好訊息的預期也就越高。
一旦達不到預期,那股價就會急轉直下,在慣性的作用下,甚至可能把之前漲的全給跌回去。
這就會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明明出了利好訊息,結果股價反倒比沒出訊息前更低了。
和源股份這個票,即將出來的訊息,可以說是遠超市場預期,這才使得股價後邊一路漲到了三十多塊錢。
可如果現在就把股價拉的太高,比如拉到十五塊錢,那便會急劇放大市場對於利好訊息的預期。
到那時,和源股份的訊息一出來,只怕就很難再像前世那樣遠超市場預期了。
甚至,能不能超預期都不一定。
這樣一來,利好訊息的效果就大大降低了。
別說是漲到三十去了,能不能漲到二十都難說。
所以,最好是拉到十塊錢左右,別太高了,甚至八塊、九塊錢左右也行。
等利好訊息一出來,他們再順勢往上推一把,雙重作用下,漲到四十都有可能。
不過,推的也不能太狠。
萬一被扣上個操縱股價的帽子,就麻煩大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鄧川跟董一飛都是正兒八經的基金公司的人,基金公司被扣上操縱股價帽子的,少之又少。
雖然,他們操縱起來絲毫不比那些私募差多少。
前世李東他們還吐槽過,說同樣是操縱市場,某私募大佬被逮起來了,罰了上百億,而某基金公司,則僅僅只是啟動自律調查……
從這個角度來說,跟基金公司這些人合作,還是很有好處的。
當然,李東自己還是會特別注意的,合作歸合作,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金錢往來。
另外,要推高股價,也是讓他們去推,他自己是絕對不會亂動的。
最重要的一點,出場不能太狠,切忌一走了之,導致股價斷崖式下跌。
國內市場這邊,對於操縱股價,一直都有一個潛規則:拉昇可以,隨便怎麼拉昇都可以,哪怕是拉到天上去,也沒人會說你操縱股價,甚至很多時候,上邊都會授意下邊的基金公司、私募去拉昇某些股票,美其名曰護盤。但是,打壓股價是絕對不允許的。尤其是那種拉完了一走了之,這種絕對會被查。
李東是再清楚不過了。
對於李東的這個要求,王中信到沒覺得多奇怪。
甚至就算李東不說,他也會囑咐一下鄧川和董一飛,別拉的太高。
作為一名資深的業內認識,王中信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