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不可忽視的一環是,做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
李昊覺得,在現代,網路輿論可以引導社會的思想方向。
而在古代,沒有網路,但紙質傳媒的影響力需要利用起來,需要輻射的人群,一定要書生群體,詩人文人群體參與進來討論,這樣的大唐社會氛圍,改革思想想不發展都難。
李昊提道:“不能只讓我們報社的文章傳播受限,文人群體要顧及,但主要的力量還是在廣大大唐老百姓,我們要給他們灌輸改革思想,就得要民間去多宣傳,加油,想多點辦法。”
李昊提醒霍祈現在是大唐日報的主編,要調動人馬,不能讓他們閒著。
在李世民的指示下,翰林的文人都安排到大唐報社來,這會人手足夠了。
這麼幾個回合下來,霍祈在李昊的指點下,文化治理手腳更放的開了。
首先風風火火開展了好幾個改革文化宣傳策劃,
在大街上貼好了李昊改革思想大字報,帶著好幾個文官,到民間去舉辦當街講會,講完了抽十幾個人送大米。
這跟現代搞保健品傳銷的套路一樣,抓住了人民的心理,老百姓想要大米獎品,自然熱情捧場。
有一天李昊去了宣傳現場,差點沒激動死,長安大街萬人空巷,被圍得水洩不通,裡裡外外差不多幾百人圍著大唐宣傳隊的人。
既然如此火爆,更要升級一下宣發才行。
李昊擬訂了幾個辦法,當晚火急火燎趕到議政殿。
對於李昊深夜爬牆突訪,李世民已經見怪不怪了。
“近期改革宣發得不錯,聽說你們大唐報社派人到長安街上宣傳,長安老百姓十分捧場啊!”李世民從太監手裡端過茶,遞給李昊。
李世民對李昊這人,是越來越刮目相看了,這小子,絕世才能無法估量,不是他能想象的。
李昊仰頭喝了一大碗上好的御茶,把洋洋灑灑滿篇要點拍到桌子上,示意李世民好好看看。
“科學選拔人才的確沒毛病,但狼多肉少,全大唐那麼多追求仕途的文人書生,多少人是一輩子無法當上官的?這些人文化素質高,文化水平也很好,如果他們什麼事都幹不了就只能一輩子擠破頭皮考功名,對社會來說是種浪費。”
李世民也知道李昊要拋磚引玉說出自己的計劃了,並不著急道:“哦?那按你怎麼看?”
“想要改革順利進行 社會思想一定要從根本改變了,不是說給朝堂的人聽,而是要說給老百姓聽,也不只是說給長安的老百姓聽,要說給全國的老百姓聽,所以,不能只是我們大唐報社的人出來宣傳,一定要調動全體書生的積極性。”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心想這的確是個好辦法,畢竟朝廷需要選拔的文人佔比很小,很多落榜的書生,如果能給多他們一條出路,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畢竟,現在對大唐來說,改革是重之之重,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切條件都要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