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倉忍不住出聲道:
“主公!
朝廷派我們前去征討北宮伯玉,不知主公準備何時出發?
俺請命做願先鋒為主公馳騁疆場、建功立業。”
“俺也一樣!”
裴元紹也跟著附聲說道。
廖化經過短暫的喜悅,忍不住開口道:
“主公!
朝廷的封賞固然值得欣喜。
可前番是我們主動勸說北宮伯玉,趁虛進攻三輔之地。
眼下我們選擇接受招安,率兵前往攻打北宮伯玉,未免有些過河拆橋的意味,恐落人口舌,遭天下人恥笑。”
聞言眾人暗暗點頭。
這事要真這麼幹,確實有點損。
可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劉毅接了聖旨,為了他們更好的未來與出路,出兵前往征討北宮伯玉已是在所難免之事。
見眾人同意自己的看法,廖化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主公要不我們表面派兵前往, 出工不出力的應付一下?
這樣我們兩邊都不得罪。”
李大貴搖搖頭,分析道:
“只怕這樣到時候兩邊都討不了好!
我看還是先勸北宮伯玉退兵,或者勸說他們向朝廷請降,兵戎相見應作為我們最後的選項。
而且要麼不打,要打就必須得打出我軍的名聲!
讓天下人不再小覷我等,讓天下有志之士自發的前來投順主公……”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還是優先儲存實力為好!
主公只需派軍與北宮伯玉對峙即可,不用太過在意朝廷的指令!
畢竟皇甫嵩、董卓之輩也拿北宮伯玉沒有辦法,與之對峙了數月未見有何勝果與進展。
主公若表現的太強勢,只怕到時候會被有心人大做文章。
朝廷擔心主公太過強盛,等他們緩過氣來,未嘗不會做出卸磨殺驢之事……”
針對於廖化的話,眾人關於如何出兵的方案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