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上有石獸是很常見,不過大多都是形態各異的石獅子,因為“石”者“實”也,“獅”者“思”也,安放在石橋上,既有堅固結實的美好期望,又有莫忘前人創業艱辛的寓意,有的石獅子嘴裡還含著寶珠或者錢幣,那是一種美好的期盼。石獅用來鎮宅鎮橋,最合適不過了,而且都是左右對稱,一公一母。
牛奮鬥發現的那座橋上,每條橋樁上也都雕刻著各式各樣的石獅,但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其實如果不留意,真的很難發現,有一根橋柱上的石獸形態因為長年的風吹雨打,造型已經有些模糊了,如果只是從外形上看,和石獅很像。牛奮鬥之所以能發現,就是因為對稱原理,這隻怪異石獸的對面,是一隻活靈活現的石獅,極容易分辨。雖然兩隻石獸從大小,和基本造型上看,好像差不多,其實是不對稱的,這在古人的眼中絕對不可能容忍。
經過仔細檢視,才發現,那隻相對古樸的石獸是後來修繕過的。底座上粘合的痕跡,雖然做工很用心,有年代感,但只要稍微用心檢視,就會發現,也就是顏色老舊,材料絕對是新的。
他摸著古樸的石獸,認真端詳,在腦海裡一點點把模糊的形象逐漸豐富,最後倒吸一口涼氣!
因為這隻石獸處處透著一股兇狠的寒意,不是造型,而是一種整體的感覺。雖然與獅子很像,但絕不是瑞獸,而是一隻墓獸魍象,而且牛奮鬥敢斷定,這隻墓獸應該是隋唐時的物件,以造型看,更偏向於唐代。魍象最初的模樣不是這種,夏鼎志曰:罔象如三歲兒,赤目,黑色,大耳,長臂,赤爪。常見於秦漢墓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把它與瑞獸麒麟的形象相結合,發展到隋唐,和獅子已經很像了。
一隻墓獸出現在一座橋上,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難道,和這隻墓獸有關?牛奮鬥心裡這樣想,如果劫難是這隻墓獸引起的,那說明背後始作俑者是一個死了很久的人,倒是側面解釋了為什麼地府會出面,派出鬼差來幫忙,可什麼鬼這麼大能耐啊?
牛奮鬥無法從這隻墓獸的規格上查清楚它守護的那位墓主人,生前是什麼人物。不過直覺告訴他,自己應該是找對方向了。因為他發現,當他用手摸那隻墓獸的時候,能感覺出一種刺骨的寒意,那種寒意,和天氣無關,是來自魂魄的感覺。這是他的天賦,一種感知危險的能力。
橋頭的石獅一般都是做為裝飾,若沒有高人開靈,是沒有靈力的,就是一塊石頭疙瘩。可墓獸不同,但凡能安置墓獸的墓主人,生前非富即貴,所刻墓獸都是祭拜加持過的,鎮墓的時候,常以陰魂鬼怪為食,兇得很。墓主人地位越高,墓獸的靈力越足,若墓主人是皇親貴胄,墓獸的能力不亞於修煉千年的老妖。而且墓獸吃鬼食魂,是天性使然,不受拘束。
望著這隻墓獸,牛奮鬥陷入了沉思,心想,就算是它引來的劫數,可這玩意只能**魂,想要害幾十條人命,不太現實啊,肯定還有別人幫忙,要是不找出來,就算自己冒著被抓起來的危險,把這隻墓獸給敲碎,也無濟於事。
一下子也想不清,牛奮鬥點了一根菸,爬在墓獸旁邊的一隻石獅上抽了起來,墓獸是墓中兇物,他可不想有太多的親密接觸,不吉利。
此時夜已經快深了,不過在公園散步的人還很多,橋邊不遠處的樹林雖然還是一片冬日後蕭瑟的場景,可也難擋老人們健身唱歌跳舞的熱情,月下的夜晚,反而愈加喧鬧。
牛奮鬥望著這些人,心情更加惆悵,明天就是賽神會了,如果自己攔不住,會一下死很多人。今日笙歌燕舞,明日哀嚎遍地,自己不知道也就罷了,可自己心裡明明知道,真是割心一般疼。
抽了兩根煩惱煙,還是沒什麼好主意,再次轉頭看著那隻墓獸,心說:實在不行,我先把這玩意給弄走得了,能救一個救一個,大不了落個毀壞公物的罪名,又不能被槍斃。
正在他專心看著那隻墓獸,思量是砸碎好呢還是掰下來好的時候,忽然一聲巨大無比恍若驚雷的聲音在自己耳邊炸響,嚇了他一大跳。
抬頭尋去,聲音是橋邊空地上傳來的,仔細檢視,原來是來了幾個老爺子在打陀螺呢。
“麻蛋,嚇死我了,我還以為自己遭雷劈了呢,平時一個個擠公交的時候和癱瘓似的,玩起來倒是挺有勁啊。”
牛奮鬥暗暗罵了一句,繼續琢磨著自己那點見不得人的主意。
許是做賊心虛吧,又一聲鞭響,再次把他嚇了一跳,本就心情不好,連續兩次被嚇,火氣就上來了,衝著橋邊那些老頭小聲罵道:“靠,陀螺上輩子造什麼孽了,這輩子要受你們這麼狠的鞭刑,就不能放下仇恨嗎,哪怕輕點也行啊,用得著這麼狠嗎!”
鞭聲好像故意和牛奮鬥作對似的,他罵的越兇,鞭聲越密,周圍圍觀的人也多起來,幾個老頭更來勁了,跟放二踢腳似的。牛奮鬥唯有苦笑,知道自己剛才背後罵人家有些過分,平和了一下心情,反正現在人多,他下手也不方便,索性趴在石獅子上看了起來。
因為站的高,所以視野好,這一看倒是讓他生起了些許佩服之意。一共五六個老頭,其中一個白衣服老頭玩的最好,讓他受驚的那幾鞭也是那個老頭甩出來的,聲聲如驚雷一般,看那力道一點都不遜色於年輕人。
牛奮鬥苦笑著自言自語:要是讓這老頭去放羊,過幾天就破產了,羊不被他打死才怪!
就在這時,又是一聲鞭響,不過這次,牛奮鬥忽然聽到一聲猛獸低吼般的聲音,那個聲音並不高,但是很虛無縹緲,絕對不是人間該有的聲音。
牛奮鬥精神一震,他記性極好,那一鞭是老頭甩出的第十七鞭。他做事有個很好的習慣,不管幹什麼事,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所以他在剛才檢視石橋的時候,以左為尊,親自數過橋上石獸的數量,而那隻墓獸,恰恰就在第十七個橋柱上。
“靠,不會這麼巧吧?”
發現鞭聲和石獸之間莫名其妙的聯絡後,他徹底驚呆了,穩住心神,不動聲色,當老人的鞭子甩到第十八鞭的時候,沒有再聽到那聲奇怪的獸鳴。可當甩到第十九鞭的時候,他清楚的感覺到,自己胸口抱著的那個小獅子,隨著鞭聲響起的瞬間,突然間像被打了一管子氣一樣,鼓了一下。
牛奮鬥按住心中的震驚,隨著鞭聲,把剩餘的石獅一一驗證,發現都是同樣的感覺。
“天吶,這就是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