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對手,只有RNG。”
扣馬再一次強調道。
而另一邊,G2的教練組就更痛苦了。
比賽打到現在,RNG能打得牌越來越多,越打越精彩,他們實在有點不知道怎麼應對。
拼中野?
阿P的英雄池沒小虎那麼怪,野區對抗方面,說些不會在隊員面前說的話:無論是節奏還是野區規劃,Trick都不如香鍋。
拼下路?
G2更多的是中後期決勝,前期也是重點保中路的對線環境。
他們的場均時長在33分鐘左右,足以看出,G2可不是什麼喜歡下路迅速拿一塔建立推塔節奏的風格,Zven是隊內的核心,但不是戰術執行的核心,說穿了,就是這麼一回事,下路都很少壓到塔前,這一舉措已經代表了很多東西。
那……拼上路?
可上路對位有一個全世界的上單都頭疼的情況,當一支隊伍死了心堅守上路的時候,拿出慎、酒桶、大樹這樣的英雄,你佔便宜沒問題,等級低的時候叫打野越塔殺也是常事,可怎麼能打穿上路呢?
說到底,還是上路不能迅速的改變局勢,輻射團隊,只要思想不出問題,我是塔之子,你能殺我幾次?
評價更有進攻性的Huni,大部分情況也是打出壓制,而非打穿上路,這裡面的區別可大了去了,SKT更多的是利用上路的主動,去造成連鎖反應,最終的箭頭還是服務野區。
甚至很多時候,Huni會被丟出去當一個牽制的棋子,說白了,這個時期的強隊,從版本環境和團戰影響來說,還是中下更方便站出來。
研究來,研究去,G2的教練組熬盡了腦汁,似乎還是隻有一條路:線上對拼強度很難穩定,還是拼中後期吧。
小組賽結束。
半決賽的對手已經出爐。
隨後的幾天準備時間,肯定都是花費心思在己方熟悉的戰術安排和對方的短板裡,找出一些綜合兩者的對策。
某書房。
紅米也在從這個MSI裡重新整理著自己的認知。
他在打完決賽之後,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有沒有一個可以去制裁當前主流中單選擇的英雄。
他思考了很多,然後他看到了盧錫安,總感覺冥冥之中這就是他能得出的答案。
甚至,這個答案還在與SKT這樣的強隊對決裡體現了價值。
以前的副手,現在站在了比自己還高的位置,在版本研究這一塊,他已經走得很遠,都能給自己很多的啟發。
是的,這就是看完小組賽,紅米最大的感慨。
兮夜在他的手裡,在傳統法師之外,精研了很多輔助位的打法,跟很多人想象不同的是,S7的兮夜,璐璐、卡爾瑪才是隊伍的勝率保障,比起小虎,兮夜才更擅長四保一,是不是很吃驚?雙盾、為所欲為,哪個不是為下路大核創造條件的打法。
只是這些東西,有點容易在BP上被針對,所以紅米才會去思考多增加一些對抗力度。
但偏偏傳統法師這塊,兮夜絕算不上頂尖,對線不差,可他的團戰不夠穩定,給個畫面就知道了,李哥玩發條、沙皇和兮夜玩發條、沙皇,你會覺得哪個更能承擔重任?
很難有例外的對比。
兮夜有時候確實上的時機不好,而李哥有大量的、隊友都快死光了,他還捏著技能去找一個最能打出傷害的鏡頭。
法師,太需要這樣的敏感性。
放下筆,紅米覺得滿滿都是收穫,收好筆記,站起來伸伸腰,莫名心底浮現一抹涼意。
奇怪?我是忘記什麼事了嗎?
卻不知是氣運被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