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這幾年雖然表現不給力,但是畢竟是世界知名的家電品牌,以前天朝各大家電企業已經快要在天朝把三洋幹趴下了。
但是,現在天朝最大的民營企業光輝集團把三洋給收購了,天朝的家電企業一下子就坐蠟了。
三洋在天朝表現不佳,無外乎就是產品不夠接地氣,價格不夠親民,宣傳不貼合天朝國情。
這些都是外資企業的通病了。
但是,現在三洋成為天朝企業了,這些通病不說馬上就會沒有,至少是會改善的。
這一改善,國內的那些企業就麻煩了。
家電產業作為國內這幾年發展比較好的行業,湧現出了大批優秀的企業。
隨著格力、美的等國內品牌的崛起,天朝已成為世界最大家電生產和消費國,其中空調、冰箱生產比例分別佔全球的64%和42%。歐美、島國等國在家電行業主導地位日漸薄弱,可以說在家電這個行業國產品牌真正實現了“讓世界愛上天朝造”。
伴隨產業的發展,國內家電零部件配套也跟著完善,為稱霸全球市場奠定基礎。其中,天朝旋轉壓縮機產能佔全球76.5%,冰箱壓縮機產能佔全球53.7%,四通閥三花智控和盾安環境兩家加起來壟斷全球70%以上產能。
這個情況在幾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為了進口各種壓縮機,剛剛改革開放時期的天朝可是花費了不少外匯。
現在完全可以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相比國外產商,國內廠商整機議價能力更強,也主要得益於對渠道的掌控,而零部件相對較弱,所以格力、美的等擁有規模優勢的絕對龍頭牢牢佔據價值鏈頂端,三花、盾安等零部件龍頭儘管地位牢固,但成長空間相對弱於整機。
考慮到金融危機之後,天朝了刺激內需將推出家電下鄉等各種活動,未來國產家電企業的日子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但是現在國內的企業顯然沒有江輝這種認識,在次貸危機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又聽到光輝集團售後三洋的新聞,可謂是憂心忡忡。
……
海爾電器。
“這幾天的新聞大家都看了吧,都來說一說,怎麼應對光輝集團收購三洋之後的局面”。
在聽說光輝集團收購三洋的訊息之後,海爾高層立馬就著急高層人員討論應對策略。
在國內的家電企業之中,海爾和三洋的關係相對是比較密切的。
九十年代,海爾就給三洋做過代工。
2006年10月27日,海爾與三洋株式會社在東京簽署合約,雙方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海爾三洋株式會社。
在這個合作前的2005年,海爾冰箱產銷量全球第一。合作之後加上三洋在島國、泰國及全球270萬臺冰箱製造能力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冰箱生產商。
雙方合作提高了彼此在全球冰箱行業的競爭力。合作之後,三洋在島國的冰箱製造轉到海爾集團生產,海爾集團在成本、質量、效率方面的競爭力可以幫助三洋解決製造成本高的難題。
三洋的大容積冰箱和風冷製冷等技術,以及為全球不同市場開發設計產品的能力等優勢將對海爾冰箱的全球拓展提供有力的支援。透過合資合作整合了全球資源,為海爾集團冰箱進一步拓展高階產品領域、提升質量控制水平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可以說,海爾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有三洋的影子。
要是按照原本歷史,2011年的時候,海爾將收購三洋所有的白電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