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君,想必大家都從網上看到過訊息了。”
“家主,高盛這些鬼畜不可靠,唯利是圖的將我們公司的股份賣給了天朝企業,這我能夠理解,但是三井住友銀行和大和證券為什麼也拋棄我們?”
“三井住友銀行本身和高盛的關係就非常密切,甚至高盛本身還是三井住友銀行的大股東之一,高盛出面說服三井住友銀行轉讓股份,他們也很難堅持的住。再說了,這次起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完全沒有看到盡頭的希望,各家銀行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三井住友也不例外,這個時候能夠將股份以合適的價格轉讓出去的話,他們沒有理由不賣。”
“他們賣自己的股份就算了,為什麼連我們抵押在他們銀行的股份也轉讓給光輝集團了,這不是落井下石嗎?”
“怪的了誰呢,幾個月前人家就催我們歸還貸款,使我們一直拖著沒有還,從法律上來說,對方完全由權利處置我們抵押的股份。能夠以比較合理的價格將抵押的股份轉讓出去,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銀行處理資產的價格,往往都是低於實際市場價值的,這次光輝集團收購三洋抵押在三井住友銀行的股份的價格基本上是和從高盛手中購買的價格是相同的,也算是良心價了。
“家主,雖然光輝集團成為了三洋的新股東,但是他們畢竟是一個外來者,我們完全可以鼓動員工和他們作對,讓他們的收購成為一個失敗的生意。”
“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呢?三洋集團有將近十萬名員工,這些員工有許多是早年和三洋一起成長,一起打拼的老員工。如果我們帶頭和光輝集團作對,那麼三洋的業績必然會進一步的惡化,到時候,光輝集團固然是不爽的,但是我們的拿下員工就會過的更好嗎?”
“難道我們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井植家的三洋集團這麼落到天朝人的手中嗎?”
“川口,三洋集團在四年前就已經不屬於井植家了,你要接受這個現實。光輝集團這家企業我也去了解了一下,其實還是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這家公司和大家認知中的天朝企業很不一樣,我希望從今天開始,大家能夠正視這家公司,否則遲早會吃虧的。”
……
高盛大廈一樓。
離簽約儀式還有一個小時,但是大廳裡面已經人來人往,熱鬧紛紛了。
光輝集團從天朝邀請過來的媒體記者早就已經提前到達,搶佔好有利地形,而後面聞風而動的島國各路媒體,甚至還有一些韓國和寶島的媒體則是迅速的擠佔著剩下的好位置。
這麼幾年來,島國經濟圈還真沒有發生什麼特別巨大的事情,這次三洋被光輝集團收購,應該算是最大的事情了。
要知道,光輝時刻的三洋公司,銷售額超過2萬億日元(約合1038億元人民幣),股價遠超松下、東芝等競爭對手,員工數一度超過10萬人。
有十萬名員工的企業,放在哪個國家都不可能是默默無聞的企業,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這相關方的關注和利益變化。
而這麼一家企業,由於經營不善,淪落到被收購的命運,特別的是,還是被天朝企業收購,在島國引起的影響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