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一整天,江輝都在不斷的和各種獵頭公司見面,提出自己希望招聘的人選要求,瞭解各公司手中準備推薦的一些人選情況。
一整天下來,江輝對晶片等行業也算是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還是那句話,圈子真的太小了。
這次幾家獵頭公司推薦的普遍都是臺積電和聯電的人才,也有一部分是三星、海力士、英特爾、IBM、而必達和美光等公司。
可謂是囊括了全球重要的晶片設計企業和晶片代工企業。
特別是臺積電和聯電,幾乎是大家都盯著的目標,畢竟都是天朝人,溝通交流起來會方便很多,文化差異也沒有那麼大,用起來總是比棒子、島國人更加的讓人放心一些。
“沒想到寶島半導體人才還是很豐富啊。我原本只知道有臺積電,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個並不比臺積電差的聯電呢”,晚上江輝和閃雨、管衛東、石樑、戴富乾、朱正峰等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感慨的說道。
“是的,說起來臺積電和聯電的淵源還是很深的,有一段時間臺積電的張董還同時兼任著聯電的董事長呢”,閃雨笑著說道。
“是嘛,這乘著還沒有上菜,你給大家掃掃盲吧。以後集團進入這個領域之後,大家多多少少都需要了解一下這個行業的資訊”,江輝說道。
“樂意之極”,閃雨喝了一口茶之後就開始介紹起臺積電和聯電的情況。
“聯電成立於1980年,為寶島第一家半導體公司。集團旗下有4家晶圓代工廠,包括聯電、聯誠、聯瑞、聯嘉,是全球半導體投資第四大,僅次於英特爾、摩托羅拉及西門子。從寶島半導體相關的專利申請數量來排名,聯電第一、工研院第二、臺積電第三;就取得美國專利件數而言,1993年至1997年所累積的件數,聯電是臺積電的兩倍、臺灣工研院的3倍”。
“並且,聯電的創始人是土生土長的寶島人。曹興誠由臺大電機系學士、交大管科所碩士畢業後進入工研院工研院於 1980 年出資成立聯電後,於 1981 年起轉任聯電副總經理、隔年轉任總經理;不過,過了幾年,也就是1985年,現在臺積電的董事長和創始人張忠謀以工研院院長身分兼任聯電董事長”,閃雨繼續介紹道。
“張忠謀?這個人還是很厲害的,我倒是有看到過一些他的新聞”,江輝說道。
“是的,確實是一個牛人。張忠謀於 1949 年赴美留學,分別拿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學士、碩士,因為申請博士失敗,畢業後只好先進入德州儀器工作,當時的張忠謀 27 歲”,閃雨說道。
“德州儀器我不知道大家瞭解不瞭解,在晶片行業,他是一個誰也無法忽視的存在,甚至連英特爾也都是近十幾年才真正超越德州儀器的。
德州儀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J·克萊倫斯·卡徹和尤金·麥克德莫特建立一個叫做地球物理業務公司的為石油工業提供地質探測的公司。
在1939年,這個公司重組為Coronado公司。1941年,麥克德莫特和其他三名GSI的僱員買下了GSI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GSI為美國軍用訊號公司和美國海軍制造電子裝置。
戰爭結束後,GSI公司繼續其電子產品的生產。
1951年,公司重新命名為德州儀器,GSI變為德州儀器的一個全資子公司。
1952年,成為了當時唯一一個大批次生產矽電晶體的公司。
1954年,德州儀器研發製造了第一臺電晶體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