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覺得現在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狀態,正真的危機還沒有到來”,江輝說道。
“那這個時候江總您還繼續擴大投資,並大勢進入國際市場收購企業,風險不是更加的大?”,看來皮偉還是有點擔心啊。
“皮總,你在美國待了那麼多年,西方國家怎麼看待天朝,怎麼看待我們的企業,我想你應該是很清楚的。如果是在風平浪靜,經濟形勢很好的時候,你覺得人家會把掌握這核心技術的公司賣給天朝企業不?”,江輝沒有直接回答皮偉的問題。
皮偉聽到江輝這麼說,也是皺了皺眉頭,有點無奈的樣子。
一直以來,西方國家都不希望天朝發展高階製造產業,他們心中理想的天朝,應該是一個農業大國,一個科學技術眼中依賴他們的國家,一個他們用一架飛機就可以換回一億件襯衫的國家。
最明顯的就是早些年間的“巴統”了。
巴統雖然不是一個正式的國際組織,但其成員國的特殊身份,又使它遠非一般的非正式國際機構能夠相比。
巴統的建立,使美國在推行冷戰戰略方面有了一個新的工具。
有大約30個國家,還包括一些民族主義國家,被“巴統”列為禁運物件。巴統制定了“國際安全清單”,將“美國安全清單”1A中的144種物品列入禁運範圍。
擬定禁運清單由各國執行是“巴統”禁運的主要手段。巴統的清單有三類,即國際原子能清單、國際軍品清單和工業清單,所涉範圍包括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上萬種具有戰略意義的貨物和技術。
根據“巴統”規定,成員國準備向受限制的國家出口受控貨物和技術時,必須向“巴統”提出申請,並且只有在“巴統”所有成員國政府一致同意後,該出口國政府才能簽發本國的出口許可證。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你禁運軍事武器裝備,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對於一些工業技術和裝置也禁運,就有很明顯的針對性了。
特別是1994年4月1日這個組織就宣佈正式解散之後,美國等國家還是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限制高新技術的對華流入和轉讓。
前世,江輝曾經接觸過一個跨國企業的朋友,他們公司有一部高精尖的五軸數控機床,用於加工熱衝壓成型零件的模具,而這部機床能夠被運輸到天朝,是因為使用它的企業是純美資企業,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向美國的關聯機構說明機床的使用情況。
也就是說,這臺高階的機床,雖然在巴統解散了二十年後得以進入到天朝,但是仍然被監控著,沒法真正的實現自由購買和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等國家一方面在叫囂著要消減貿易逆差,另外一方面又不肯放款高新技術的出口,還真想讓天朝人當傻大頭。
難不成為了消減貿易逆差,天朝還得大量從美國進口普通鋼鐵和衣服之類的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東西?
我想進口航母甲板用鋼鐵你也不肯!
我想進口宇航員服裝你也不肯!
我想進口航空發動機技術你就更不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