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江輝一點都不擔心。
當然,不擔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2012》這部片子江輝在前世看過,知道這是一部票房火爆的大片。
另外一個不擔心的原因,那就是因為經融危機要來了。
聽起來似乎有點矛盾?
華爾街各路基金因為次貸危機得影響,無力在今年大力投資好萊塢,為什麼光輝集團要衝進去?
那是因為再江輝看來,好萊塢一直是“口紅效應”最直接的受益者。
所謂“口紅效應”,是指每當美國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
因為美國人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消費品,口紅作為一種“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的作用,尤其是當柔軟潤澤的口紅接觸嘴唇的那一刻。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美國電影業一直很符合經濟低潮時的消費潮流。
20世紀20~30年代,全球都在鬧經濟危機,甚至由此誘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但是,這個時期正是好萊塢的騰飛期。
同樣的,作為一個重生者,江輝發現這次的次貸危機,全球的經濟都受到影響,但是電影票房卻是在節節攀升。
光輝影視這個時候投資參與拍攝《2012》,絕對是一個好機會。
有了哥倫比亞影業的《2012》的合作案例,相信其他的缺少資金的導演或者公司也會找到光輝影視來投資拍攝影片。
幾部片子下來,光輝影視就算是在好萊塢站穩腳跟了。
其實,光輝影視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好萊塢的影業集團尚未發現。
或者說,光輝影視尚未把這個法寶拿出來。
那就是光輝集團旗下在美國有推特和potato,在天朝有光輝微博個土豆網等網站。
可以說,光輝集團在全球的網際網路都具備很強的影響力。
而這些影響力都是可以化作電影宣傳的能量的。
打個比方,《2012》要上映了,推特是不是可以幫忙炒作一下影片拍攝過程中的某些趣事?或者某位主角的緋聞?
同樣的,光輝集團旗下的各路網站,都能過大大的提升影片的曝光率。
對於一部片子來說,曝光率往往就意味著票房,意味著更多的收入。
也就是說,和光輝影視合作,哥倫比亞影業不僅可以分散影片拍攝的風險,不用推遲拍攝《2012》。
同時,也算是為影片提前獲得了大量的宣傳資源。
想通了這些,羅蘭要去說服芬格蘭就簡單的多了。
就這樣,光輝影視成為天朝內地首家進軍好萊塢的影視公司。
當哥倫比亞影業和光輝影視同時公佈合作拍攝《2012》的時候,迅速的引起了廣大天朝網友的熱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