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教授和葛院士見面後的第三天,江輝一大早就被陳教授叫回了學校,說是進行畢業答辯。
按理說,現在還是五月下旬,本科生的畢業答辯是還需要過兩週才開始的,但是既然陳教授通知了,還史無前例的說務必抽空過來。
江輝也就推掉了今天的工作安排,在約定的時間來到了學校。
畢業論文答辯作為一種有組織、有準備、有計劃、有鑑定的比較正規的審查論文的重要形式。
按理說,在舉行答辯會前,校方、答辯委員會、答辯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準備才對的。
畢竟,在答辯會上,老師要極力找出來在論文中所表現的水平是真是假。
而學生不僅要證明自己的論點是對的,而且還要證明老師是錯的。
這些都是需要大家提前做好準備的。
這一次這麼匆忙的提前安排江輝的論文答辯,實在是因為江輝扔出去的“炸彈”太嚇人,葛院士和劉教授都想透過答辯來核實一些東西。
一般來說,畢業答辯中,答辯委員會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確認論文的真偽。
怎樣檢驗論文的真偽?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圍繞畢業論文的真實性擬題提問。
如果論文不是透過自己辛勤勞動寫成,只是抄襲他人的成果,或是由他人代筆之作,就難以回答出這類問題。
至於一般畢業答辯中的各種探測水平的問題,反倒不是今天的重點。
因為探測畢業論文纂寫者水平高低、基礎知識是否紮實,掌握知識的廣度深度等常規問題,在江輝那篇論文面前完全沒有必要。
所以,歸根結底,今天的答辯就是為了確認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江輝寫的!
答辯的地點是安排在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的大會議室。
在答辯前,江輝去了一趟陳教授的辦公室,瞭解一下今天到底是啥情況。
“陳教授,我們的答辯不是安排在六月份嗎?”。
“小江來了,唉~別提了,我這麼多年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怪事”。
“啊?什麼情況這麼誇張?”。
“你看,這是今天的答辯委員會成員清單,我也是昨晚才收到的,據說也是昨天下午才定下的”,陳教授遞給了江輝一張紙。
葛江宏院士,中航三局四五六研究所。
馬洪亮院士,工程院雷達研究所所長。
黃善科院士,華清大學資訊科技學院院長。
陳曉健研究員,五六七四廠總工程師。
葉楚明少將,二炮某部首席專家。
周偉教授,帝都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與控制學院院長。
劉天福教授,帝都理工大學資訊與通訊學院副院長。
……
一張簡單的紙中列出了12名重量級人物的,整個清單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居然沒有一個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的老師。
“陳教授,這陣仗太誇張了吧?博士答辯也沒這麼多專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