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情況了?”。
“啊!不好,火箭開始激烈抖動了”。
……
“完了”。
“又失敗了嗎?”。
“怎麼會這樣子”。
只見監控螢幕上,火箭已經爆炸乘一朵煙火。
這朵煙花刺痛了SpaceX全體員工的心,也讓埃隆馬斯克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
這次失敗對 SpaceX 的工程師來說是一次致命的打擊。
他們花了近兩年時間往返於加州和誇賈林,下一次發射即便成功,距離馬斯克最初的目標也過去 4 年了。
馬斯克透過網際網路產業積累的財富也很快就要花光了。
公司內部的人都知道,SpaceX 的資金只夠再進行 12 次發射了。
而一次都沒有成功的SpaceX是很難拿到融資的。
風投的錢雖然有時候花的很任性,但是也不是盲目的撒錢。
“馬上安排人員解析火箭失控的原因,準備這一次的發射”。
雖然埃隆馬斯克內心也是很鬱悶,但是緩了幾分鐘之後,他迅速的調整了自己的情緒。
當年,馬斯克把目標指向太空時,朋友們都覺得他瘋了。
2001 年,馬斯克剛剛進入而立之年,脫離了 PayPal 的爾虞我詐,開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雖然這次的失敗給公司的發展蒙上了陰影,但是和之前碰到的螺母相比,也不算什麼!
剛開始的時候,以馬斯克 2000 萬~3000 萬的預算,連發射火箭這一項都不能完成,更別說想其他的了,他只買得起俄羅斯人的火箭。
於是在 2001 年 10 月底,馬斯克親自去了一趟俄羅斯,調查發射一枚火箭到底需要多少資金。
在之後的四個月裡,他們和俄羅斯人碰頭三次,這個過程十分難熬,對方根本沒有做買賣的誠意,只是想從他這個網際網路富翁身上狠狠敲一筆,於是憤然馬斯克憤然離開了俄羅斯。
在回美國的飛機上,馬斯克一聲不響地坐在前排,擺弄著電腦。忽然,他轉過身來,亮出一張他製作的電子表格,對同事說:“兄弟們,我覺得我們可以自己造火箭”。
原來,在過去幾個月裡,馬斯克用透過借來的《火箭推進原理》、《天體動力學基礎》、《燃氣渦輪和火箭推進的空氣動力學》等專業書籍,研究航天工業及其背後的物理原理。
有時候,天才和普通人之間的差異,比人和狗的差異還要大。
他得出一個結論——自己製造火箭也可以,而且應該比俄羅斯人的更便宜。
於是,2002 年 6 月,SpaceX 在洛杉磯郊區成立了。
SpaceX 聘請的公司高管們可謂全明星陣容,有來自波音公司、JPL、TR 的優秀工程師和管理者,這些人在以前的公司受到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無法自由工作。
馬斯克為火箭發射計劃設定了近乎瘋狂的時間表——2003 年 5 月、6 月分別造出兩臺火箭推進器,7 月火箭機身,8 月一切裝配完畢,9 月發射臺準備完畢。
2003 年 11 月,也就是公司成立 15 個月後,進行首次發射。
當時,馬斯克從 eBay 對 PayPal 的收購中獲得了一筆資金,他向 SpaceX 投入了 1 億多美元。
然而這些預算僅夠發射 34 次,一旦接連遭遇失敗,便無法從頭再來。
現在連續遭遇到了兩次失敗,雖然不能說公司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階段,但是已經是資金非常緊張了。
“有必要再見一見那些感興趣的投資者了”,埃隆馬斯克在心裡想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