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國內一些協會要求參加的比賽太多了,給運動員休息的時間很少,甚至原本就有傷病,都不能去休息,像大姚就是這樣,完全就是被國內拖累了,很多一開始低階的比賽,壓根不需要大姚參加,但是國內的官員擔心會輸掉比賽,影響自己的政績,就非要讓大姚參加,覺得有大姚在保險,不會在亞洲的比賽中輸掉。
其實沒有大姚,憑著華國在亞洲籃球的實力,照樣可以碾壓其它國家。
可以說,大姚早早的因傷退役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國內籃協的錯。
為國效力,雖然是義不容辭的事情,但是很多無聊的熱身賽和友誼賽,籃協還要大姚參加,這就是令人想不通的事情。
李才要不是在網球中處於單飛的情況,不受國內網球中心管理,否則的話,想要向現在拿到年度金滿貫就這樣退役,那是壓根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以李才現在的年齡,憑藉著系統的幫助,身高還是能夠長大2米多的,甚至超過大姚都很有可能,只不過李才不打算打內線,自然不用長這麼高。
在系統中的籃球技能中,李才正苦苦思索,自己要選擇控球后衛的技能還是得分後衛的技能。
一般傳統的控球后衛,往往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透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
但在得分方面,控球隊員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也就是說除非其他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
總而言之,控球員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
李才想了一會兒,決定放棄打控球后衛,畢竟自己更喜歡得分。
所以李才只能去選擇在籃球場上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的得分後衛。
作為一個得分後衛,要做的有兩件事,第一是有很好的持球單打能力,因此不管是外線準投和突破上籃的穩定性一定要好,第二則是要在縫隙中找出空檔來投外線,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
畢竟在籃球場上,不能企望每次都有好的空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機會出手,命中率也要有一定的水準,這樣的話,才能讓敵方的防守有所顧忌,甚至對自己進行包夾,拉開了防守圈,能夠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
李才想了一會兒,覺得在未來的nba中,基本上都是以進攻為主,而且以後的三分球是每一個外線球員都必備的。
在今年nba1213的賽季中,庫裡就會打破雷阿倫此前保持的單季269個三分記錄,在季後賽對陣掘金時,將三分的“變態準”一詞完美詮釋出來。
可以說,在過上兩年,到了1415賽季,庫裡三分球就開始登峰造極了,一次次超遠3分無疑在打破人們對籃球的認識,開始改變聯盟對於三分球的看法了,更加重視起三分球來了,甚至很多中鋒都要會一手不錯的三分球,傳統的內線球員不怎麼不吃香了。
李才在系統的籃球技能中,先是選擇了外線基礎技巧,然後在選擇了一個防守基礎技巧之後,正準備選擇一些比較厲害的技能的時候,列如突破技巧、三分能力之類的籃球技能。
卻被系統告知,技能選擇有限制,無法在選取了。
“怎麼回事?我有成就點啊,怎麼不能選擇?”
對於選擇了兩個基礎技能之後,就不能選擇了,李才很是費解,等著系統給出一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