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的網球單打有64人,而混雙的話,只有16組選手,可以說是四輪比賽就結束了,比單打比賽要少上兩輪。更新最快
這也是兩個專案開始時間相隔這麼多天的原因。
不過,隨著兩個專案同時進行,這也到了考驗李才體力的時候了。
李才與娜姐組成的混雙組合,第一輪混雙比賽的對手是德國的薩比娜?利斯基和克里斯多夫?卡斯。
薩比娜?利斯基這個網球選手,李才還是提說過,被德國民眾期待為“新時代的格拉芙”,世界單打的排名達到過15名,至於雙打李才倒是沒有聽說過。
至於克里斯多夫?卡斯這個網球選手,李才聽都沒有聽過,看樣子是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成績。
看樣子他們兩個的混雙組合,就跟李才與娜姐的組合差不多,都是臨時組合的,沒有什麼默契度。
所以舉辦方才將他們兩個與李才李娜的組合進行第一輪比賽,給李才他們一個弱一點的混雙組合對手。
畢竟,李才與李娜的組合在混雙裡面,是名氣最大的,是吸引關注的最好組合,也可以是收視率的保證。
網球專案上,第一輪混雙,主辦方在分組的時候就提前給予了李才他們照顧。
畢竟舉辦一次奧運會要花不少錢,很多都要虧本舉辦,而辦的最好一屆,在李才看來就是第二十九屆的上京奧運會,無論是細節和規模,都可以說是全世界矚目,當然這也是我國善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情。
而英國想要做得更好,誰知事與願違,事倍功半。
眾所周知,舉辦這樣一屆國際大賽要大量的人力和才力,尤其是修建場館,非常燒錢,所以為了上座率與收視率,舉辦方還是給予了李才一定的便利,提高人氣。
反正打到了八強,也就是第二輪,這種照顧效果也就消失了,能夠進入到奧運會八強的選手,全都是有實力的強手,所以接下來的網球混雙比賽中,對於李才與娜姐來說,場場都是硬仗。
可惜,到了下一屆里約舉辦的奧運會,就令人汗顏了,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比賽程序,都無法讓全世界觀眾滿意。
這使得之後其他申奧的城市紛紛萌生退意,尤其是在爭奪2024年奧運會中,原來還有十幾個城市競相爭奪,最後相繼退出,只剩下洛杉磯和巴黎在堅持,最終奧組委只能24年給巴黎,28年分配給洛杉磯,奧運會過去可以說是“掌上明珠”,如今卻成了“燙手山芋”。
…………
德國的運動員休息室。
克里斯多夫?卡斯看著對戰名單,高興的對薩比娜?利斯基:“哦,yes,薩比娜,我們第一輪的對手是華國的李才與李娜。”
聽見李才的名字,薩比娜先是愣住了,然後眼睛一亮,對克里斯多夫?卡斯:“真的?”
“那是當然的。”
顯然在他們看來,李才與李娜的臨時混雙組合,是被他們國家強制性參加的,雖然個人實力很厲害,但混雙的默契與配合一定很差,根本比不過他們兩個,尤其是李才,根本沒有打過雙打,可以說是門外漢,是一個突破口。
畢竟,雙打是重視戰術的配的,兩個單打比賽中的好手組成為隊友打雙打比賽,不見得是1加1大於2,甚至配合差,還可能會小於2。
雖然雙打的邊線範圍更大,但有兩個人,儘管單打在場上需要控制的範圍是雙打平均每人的1.5倍,不過雙打的移動中,各人的控制範圍時刻在變化,所以一般來說,雙打的範圍比單打更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