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真正的十番局。
在第六局比賽開始前,這就是央視記者報道文章的標題,如果說李才逼得李世石選擇讓定先,代表了很多普通人的心聲,那麼央視記者的這盤文章,就道明瞭廣大棋迷為什麼如此激動的原因。
十番棋,是圍棋中最高規格的對抗方式,十番棋也開啟了很多老棋迷封存已久的記憶。
雖然從去年開始,“希望杯”的決賽就是十番局,這也是李才與李世石的第二次十番局對決,但很多人都是關注著“希望杯”高昂的獎金,誰贏了這五千萬獎金,壓根沒有管十番局的比賽內容。
當然,這不算是真正的十番局,也並非是最高規格的十番局比賽,真正意義上的十番棋,那還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吳清源大師的時代。
早在前幾年,“希望杯”比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有人想過要舉辦一次十番棋,但當時李才不參加圍棋比賽了,去打網球去了。
就想讓古大力和李世石來一次十番棋。但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個提議竟然遭到所有棋迷堅決抵制。
“代表不了最高水平,怎麼好意思下十番棋?”這是棋迷反對的理由之一。
“下十番棋就必須有李才出戰,而現如今……好像就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對手”這是廣大棋迷反對的理由之二,這也是在吳清源大師之後,世界棋壇再也沒有出現過十番棋的原因之一。
不像“希望杯”是透過每年奪得世界冠軍的棋手,爭奪這最後的挑戰權,在與李才進行十番局對決。
這樣選出的挑戰棋手也相對與公平一點。
還有就是,第一屆的“希望杯”沒有采用升降賽的規則,就是李才擔心很多棋手自尊心太強,不會接受這個規則,容易中途退賽,這樣比賽就沒意思了,到了第二屆“希望杯”就不好開展了。
十番棋的特點,就是比賽採用的是升降賽,也就說如果某方能淨勝4局的話,比賽不會終止,但棋的規則會修改。
淨勝4盤後,接下來3盤其中兩盤分先,另外一盤讓先。假如某一方能直接連贏8盤,那麼就直接將對手打到讓先。
但是這個規則對現在很多棋手來說,不太容易接受。
所以,在這次的第二屆“希望杯”中,李才以平局平分一半獎金的誘惑,在連輸五局後,輸掉的棋手能夠使用讓定先的規則,全靠自願,不是強制性的。這也算是為了明年的“希望杯”十番局比賽,進行一個提前的改變。
到了明年,“希望杯”的比賽,李才就會考慮強制進行十番局規則,連輸五局,就直接讓定先了。
比賽開始了,真正的十番局比賽也開始了。
因為是讓定先,所以是李世石執黑,李才執白。而且李世石執黑不要貼目,可以說是開局就領先李才七目半。
雖然曾經下過讓定先的棋,甚至是讓子棋,但都是比自己弱很多的棋手,甚至是剛進入職業棋手的新人,圍棋潛力還沒有挖掘出來。
但李世石不同,他可以說是在李才不在參加圍棋比賽後,在國際比賽中取得成績最好的,也是世界圍棋積分第一,現今最頂級的圍棋棋手之一。
李才讓他定先,可以說是難度非常大。
第六局比賽開始,李世石因為黑棋不貼目,有著巨大的優勢,下的棋很穩健,完全不像平時的棋風。
而李才也稍微下出一些過分的棋,讓李世石與自己在中盤對決,好能夠擴大優勢,彌補這七目辦的差距。
一般頂級棋手一局棋下完,估計也最多贏個三四目左右,很多棋都是一目兩目的勝負結果,因為數目相差太多的話,棋手都會早早的投子認負,不在等到數目的時候。
畢竟,職業棋手都會形勢判斷,分析的出,棋局上到底是黑棋領先還是白棋領先,還是兩分,相差只有一兩目的樣子。
要是相差個七八目,職業棋手都沒有臉面去要求數目了。
而李世石對於李才的過分的棋,都不發生衝突,不進行纏鬥。
畢竟,棋局上的形勢越亂,李才就越好取勝,就像李世石的“殭屍流”一樣,而李世石最擅長的就是“殭屍流”,對於這樣的下法自然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