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了時間屋後,李才選擇了圍棋開始進行訓練。
對於要進行陪練的棋手,李才想都沒想,打算選擇了吳清源大師。
李才曾經檢視過吳清源大師的圍棋能力值,吳清源大師圍棋巔峰能力值,足足高達98點,比自己還要高上一點。
任何競技運動都要有一個追趕的目標,不然一個人無敵,實力也只能停滯不前,很難有較大的突破。
李才現在就屬於這樣的情況,在現在的圍棋界中,已經無敵了,沒有敵手了,所以實力就很難進步,能力值一直停留在97點,沒法去超越自己的極限。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也就是一個人理論知識學的再多,但不聯絡實際,讀死書,空有一身知識也發揮不出來,只有行萬里路結合實際,才能將所學知識在生活中體現出來,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才會有較大的提高。
圍棋也是一樣,你自己研究棋譜理論都厲害,但到了實戰比賽中,不能靈活運用,就等於紙上談兵。
李才現在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研究,雖然想要去實戰比賽,但其他人的圍棋實力跟不上李才的節奏,沒等李才將研究的內容展示出來,對方就已經落入下法,輸掉比賽了。
所以,李才現在只有與實力比自己強的或者差不多實力的棋手下棋,才有可能快速提高圍棋實力。
而吳清源大師算是一個最好的陪練物件。
雖然還有華國古代的三棋聖黃、範、施,霓虹古代的三棋聖,道策、丈合、秀策,但都因為是古棋手,知曉的圍棋規則與現在的圍棋規則不同,雖然李才沒有檢視他們的能力值,不知道他們的圍棋能力值是多少,實力到底有多強。雖然每一個時代被稱為棋聖的,圍棋實力都會很強,甚至不比吳清源大師弱,但吳清源大師知曉現代圍棋規則,所以自然找吳清源大師作為陪練。
所以,李才壓根沒有想過找古代的棋聖進行對局陪練。
而且吳清源大師98點的圍棋能力值就夠自己難受的,能夠把自己狠狠地虐上很長一段時間了,何況吳清源大師有過下讓定先的經驗,有著“讓天下一先”的美稱。
在吳清源大師這個時代的圍棋,黑棋不貼目,所以執黑下棋有優勢,獲勝的機率很大,十番局一開始大家都是平等的,實行“分先“,輪流執黑先行。
但是一旦輸得超過四局,就意味著你棋力上不如對方,你就降為“先相先“,三局裡兩局執黑。
要是不幸又輸了四局,那就降為“定先“,就只能永久執黑了。
依此類推,“定先“後是”先二“,定先一局,再讓兩子一局。
所以那個時候,很多棋手下棋,都是賭上了自己的名譽,一盤棋下到吐血都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人在輸掉棋局,吐血身亡的。
只不過,到了現在圍棋變得快節奏了,比賽時間有限制,所以也沒有能夠下棋下到吐血了。
所以,李才找吳清源大師這個讓先棋高手作為陪練,對自己與李世石的十番局對決,是最好的陪練物件。
李才來到時間屋中,選擇好陪練物件為吳清源大師後,也不墨跡,直接準備先下一局棋看看差距。
時間屋內,李才看著吳清源大師,開始了他們之間的第一局棋。
因為在時間屋裡沒有時間限制,李才與吳清源大師的一局棋,整整花了一天的時間。
在這局棋中,李才在下到中盤的時候,看到吳清源大師的一手妙棋,足足長考了十個小時,才落子,可以說是深思熟慮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