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雖然結束了,但是李才並沒有馬上離開倫敦,他還有一些後續事宜要做,比如要召開專門的新聞釋出會、接受一些媒體的專訪、參加年終總決賽官方舉辦的宣傳活動、另外贊助商企業也準備了一個品牌推廣活動需要李才參加。
李才在結束了年終總決賽的活動之後,就直接回國了。
與此同時,三大社也對年終總決賽的決賽進行了點評。
路透社:李才以出色的網球實力戰勝了上屆冠軍費德勒,獲得了個人第一個年終總決賽冠軍,在比賽中的比分以6:3、6:2的大比分戰勝了費德勒,可以說是碾壓費德勒。這也讓李才獲得了1500積分,從新回到世界第二,如果保持這樣的實力下去,登頂世界第一指日可待。
法新社:無可匹敵的瑞士人在首盤失利的情況下,並沒有完成逆轉,很遺憾的丟掉了他第六座年終總決賽的冠軍,沒能超越球王桑普拉斯與倫德爾,創造歷史。
美聯社:李才以不失一盤的成績獲得了個人首座年終總決賽的獎盃,他在決賽中以20戰勝了球王費德勒,這終止了費德勒連奪年終總決賽冠軍的腳步,李才也成為首位亞洲籍的年終總決賽冠軍,標誌著亞洲網球的崛起,李才將樹立亞洲男網,成為亞洲網球的標杆。
李才回到國內,一下飛機,就受到了隆重的歡迎,鮮花、條幅當然是一個不能少,網球中心的主任更是親自來到飛機場迎接李才。
兩個小時後,網球中心專門為李才召開了一場新聞釋出會,年終總決賽的獎盃單獨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成了釋出會最大的亮點。
新聞釋出會結束後,緊接著是一個座談會。這種奪冠之後的座談會,李才也曾經參加過多次,今年就參加了三次,不過參加最多的還是以前圍棋奪冠的時候。相關的領導會在座談會中象徵性的出席一下,勉勵運動員幾句。隨後直接讓負責人向奪冠選手徵求一下意見或建議,而選手遇到困難或是有其他方面的需要,也可以當場提出來。
像是網球中心舉辦的這種座談會,說的都是一些與比賽或訓練相關的事情,而要到了地方政府舉辦的類似座談會,冠軍選手甚至可以提出一些比較實際的要求。比如某年某位奧運冠軍在地方的座談會中說過自己一家人在住在四十平方米的筒子樓裡,希望上級能夠給解決一下住房問題,結果地方馬上獎勵了一套三居室。
所以,對於地方政府舉辦的座談會,李才一般都不去,家裡有錢,也沒有什麼需要他們解決的。
況且,很多地方政府直接給你幾十萬現金當做獎勵,就比如娜姐,回到老家後,地方政府獎勵了60萬,就被很多人在網上抹黑,到處BB。
難道娜姐缺這60萬?當然不缺,但政府給的,你又不能拒絕,而網友自然會罵,說什麼將人民百姓的錢都花在這上面去了。
所以,李才就懶得去地方政府舉辦的座談會。
而在拿到了年終總決賽的冠軍後,國內邀請李才採訪、上訪談類的節目像雪花一樣飄來。
不過,這些都讓李才拒絕了,覺得沒什麼意思,出席這麼多新聞釋出會就很累了,李才也懶得去了,自己又不缺名氣,需要上節目進行曝光,只要自己取得好成績,自然有媒體會大肆宣傳,壓根不用自己操心,而且很多活動出席多了,就會讓人鑽空子,到處亂噴。
但如果是有意思的綜藝節目的話,就可以考慮一下,至於訪談類的節目,李才還是算了,怕到時候睡著了,讓人感到尷尬。
因為一年的網球比賽結束了,李才也沒啥事情做了,而圍棋“希望杯”還在預選賽中。
今年的圍棋“希望杯”比賽的參賽資格,四個名額被韓國人拿去了三個。
12月結束的三星杯奪冠的是韓國棋手,而LG杯是華國選手奪冠了,這也預示著今年的國際圍棋比賽中,華國落入了下風,沒有超過韓國。
這也讓韓國媒體開始囂張起來,認為這“希望杯”五千萬獎金是他們韓國選手囊中之物了,完全忘記李才統治圍棋的時候,他們什麼都不敢說。
看來,李才打網球的這幾年,並且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後,就放鬆了對圍棋的研究,實力下降的很厲害,已經不是他們韓國棋手的對手了。
在上半年的兩個圍棋冠軍中,李世石與樸延恆的三番局對局,以李世石2:1獲勝,拿到下一輪的晉級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