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了商業活動後,李才又開始了他的枯燥乏味的生活。
每天練練網球,下下圍棋,一天天就過去了。
不過,李才很快又要滿世界奔波了,去參加溫網這個大滿貫級別的賽事了。
網球ATP系列賽事,一年中差不多有四十多個比賽。
像費天王和納達爾這種級別的選手,一年參加15到20站左右的比賽,這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數字,而“勞模”達維登科一年可以打30多站的比賽。在每年的網球賽季,幾乎每個星期,他的名字都會出現在一項ATP的賽事中——不論規模大小,歐洲、北美或亞洲,地點也從來不是問題。
這也可以說明戰鬥民族的體力不是吹的,一年打這麼多場比賽,一般人的身體都吃不消,而他居然能夠堅持下來。並且很多比賽都是帶傷出賽,還能夠拿到不錯的名次。
對於“勞模”達維登科一年打三十多場比賽,李才是真心感到佩服,反正自己是做不到。
在拿到了網球法網的大滿貫之後,李才一些獎金高的比賽賽事都不準備參加了。只打算參加每年的大師賽和大滿貫比賽,也就是十三場比賽而已。
而在李才奪得法網大滿貫後,拿到了2000積分後,很多人都知道李才應該要進入網球世界積分前十了。
很快,atp官方公佈了新一期的世界排名。
排名第一的依舊是納達爾,高達一萬一千多的積分,緊跟著的是德約科維奇,只比納達爾少500多積分。
而李才在前十的排名中,以3850的積分排在第八,將原本前十的擠了下去。
只有李才保持著世界前八的積分,就能夠參加網球的年終比賽了。
不過,這對李才來說,十分容易,只要在拿到一個大滿貫比賽,就穩妥了,甚至能夠進入到世界排名的前四強。
一般的比賽中,種子選手都是看你的世界積分來安排的,好讓強手不至於早早被淘汰,讓半決賽和決賽更加精彩。
而在法網的比賽中,四位種子選手正好是納達爾、德約科維奇、費天王、穆雷,四個世界積分前四的選手,都分配在不同的四個比賽區域。
雖然大滿貫的種子32個,四個區域中分八個,但世界排名前四的基本上不在同一個區域,避免過早淘汰。
因為李才不想參加過多的比賽,所以,在法網結束後,又忙著參加了一些商演和代言,沒有去參加六月份的網球ATP賽事,雖然都只是積分250的比賽,但比賽的場地型別都是草地。
李才還沒有在草地場地進行過比賽,而6月20號舉行的溫網,正是草地場地。
原本李才是打一場網球ATP250的草地比賽的,適應一下草地場地有什麼不同的,但因為種種原因,被耽擱了。
李才在紅土場地和硬地場地都打過,但草地場地還是第一次,而且第一次打就是參加網球大滿貫級別的賽事。
不過,李才也不擔心,因為草地球場的特點是球落地時與地面的摩擦小,球的彈跳較低且不規律,球向前衝,球速最快。對球員的反應、靈敏、奔跑的速度和技巧等要求非常高。草地上的比賽回合更少。是“進攻性”球員的天下,出色的發球上網、隨球上網等各種高效的上網強攻戰術幾乎被視為在草地網球場上制勝的法寶。
而李才正是進攻型球員,而且發球上網、隨球上網的技術已經掌握的超神入化了。
來到英國倫敦,李才的分組是在第四組,與德約科維奇分在一組,不過兩人一個是在第四組的第一個,一個是在末尾,要想碰面的話,只能一路贏到八強賽才能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