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貝爾納胡思亂想的時候,第三局比賽開始了。
李才狀態依舊火熱,發球局中,強勢的碾壓對手,三局發球,打出了8次ACE球。
讓現場的觀眾都驚歎,李才的發球簡直是喪心病狂,讓對手毫無招架之力。
索德林自然不甘心將冠軍拱手相讓,拼盡全力,在比賽場上拼搏。
比分來到了5:3。
在第九輪中,李才拿到了賽點,只要贏下一球,就能夠贏得比賽。
索德林發球後,李才回擊回去後,直接上網前,準備進行網前截擊。
索德林自然將球吊到李才身後,想打李才一個措手不及。
但有著橙色品級的網球移動步伐精通,李才自然輕鬆藉助並打了回去。
而索德林看見李才離網前較遠,直接打短球,想得分。
但殊不知,這是李才佈下的陷阱。
在看見索德林跟自己所想的一樣,打短球后。
李才一個快速的小碎步上前,反手使用了零式削球。
看見李才一個反手削球后,球彈回去,沒有在彈起來,讓索德林看得目瞪口呆。
看見李才以一個精彩的反手削球拿下一分,以6:3贏得了第三局比賽,奪得了巴黎大師賽的冠軍,將自己的單打冠軍獎盃變成了第四個。
比賽結束了,現場的觀眾都議論紛紛,討論著李才最後的反手削球。
畢竟,從他們的角度看,李才的零式削球讓球沒有第二次彈起,直接削球回去後,球落地直接滾動起來,而不是彈起來。
比賽結束後,巴黎大師賽給李才頒發了獎盃。
賽後的記者採訪,原本按照李才在國內的性格,最多說幾句就走人。
但現在是在國外,不是國內,自然要有所區別。
雖然自己可以撇下記者走掉,但他們一定會說自己的壞話,直到自己在網球比賽中,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績前,都會是批判自己。
而且不去採訪的話,會給外國人一種狂妄自大的印象,有損我大天朝禮儀之邦的美名。
採訪過程中,有記者問道:“李才,第一次奪得大師賽,有什麼感想。”
李才想了想,與國內簡單的回答不同,李才用法語說出了自己的感想。
“我第一次參加ATP賽事,拿到的單打冠軍,就是從法國馬賽獲得的,而大師賽的冠軍,也是在法國獲得的,這樣看來,法國是我的幸運比賽地,那麼我希望,在明年的法網中,自己也能奪得冠軍,拿到自己第一個網球大滿貫。”
聽見李才用法語說的回答,誇讚法國是自己的幸運比賽地,法國記者自然感到高興,看李才也順眼多了,覺得他很會說話,最主要的是李才會說法語,他們的語言,而不是用英語來回答。
再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採訪結束了,李才也回到了上京。
而孔二傑與李世石的三番局比賽,也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