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寨將領,也算是半個名教弟子。
他中年從文,拜入鄉間某位儒生名下,雖然起步晚,卻用功刻苦。
但是,等不及大器晚成,朝廷生出變故,需要編練新君。
因為有功底,他被選入轉軍職,學習兵法。
起初,他很不情願,但經過儒生開導,最後還是接受了。
他本是鄉間大豪,平日狩獵騎馬,頗有基礎,學習兵法也是找對了路子。
進入軍中,很快脫穎而出,成為統領數千人馬的中高層將領。
將領負責鎮守的營寨,在邊界線上屈指可數,僅次於五處重要關卡。
他也知道職責重大,經常巡守四方,不敢有一刻怠慢。
前些日子,朝廷派來旁門真人,接替道家來人,他也積極配合。
從本心上,他更傾向於後來的旁門真人,名喚做火鳳真人的那位。
相比道家真人,這位火鳳真人雖然生人勿進,卻不惹麻煩,也沒有前者高高在上的倨傲。
但是,將領高興太早了,對方輕易不惹麻煩,一旦出手,就是天大的麻煩。
“什麼?”
聽到麾下前來報告的訊息,將領忍不住當場起身,裙甲帶翻了案桌上大片物事。
前來彙報的長官,點頭說道,“卑職聽聞,覺得茲事體大,特來告訴將軍!”
將領嘆了口氣,“你可是為我帶來天大難題!”
他熟讀兵書,知道戰爭中,水火二物最厲害,若是利用得好,能當百萬大軍。
如果敵軍真要施展水工,漫長邊界線上,除了五關之外,所有營寨都抵擋不了。
腳下這座營寨,容納數千人馬,看上起極其壯觀,可若是滔天洪水來了,也抵擋不了太久。
若訊息確實,最理智的做法,就是率領麾下兵馬撤退,儲存朝廷的兵力。
關鍵是,眼下並無確鑿證據,只有方鬥空口白牙一句話。
更何況,他帶兵駐紮在此,早已考慮各方面要素,甚至派人專門研究當地水文地理圖。
除非是天降洪水,不然營寨不可能被水淹。
當地氣候乾燥,便於囤積糧食,很少有受潮發黴的情況。
對了,糧食!
將領腦海靈光一閃,派人去查,“最近糧食折損增多,你去查查情況。”
片刻過後,結果傳來。
原來是最近天氣潮溼,糧庫許多糧食黴變,已經不能食用,所以報廢了。
這種情況可不正常!
將領心頭鬆動,但他卻知道,退兵不是小事,若是操作不好,人頭落地是小事,萬一誤了朝廷大事,他就萬死莫辭。
前來報信的屬下,見將領猶豫,輕聲說道,“解鈴還須繫鈴人,將軍,要不問問那位道士,該如何處理?”
“對啊!”
將領腦海靈光一閃,“你去……,不,我親自去請教火鳳道長!”
將領找到方鬥時,這位火鳳道長,正從一袋丟棄的發黴糧食中,抓住大把黴米,仔細觀察。
軍中為了方便儲存,糧食都是沒脫殼的,這樣防止水汽滲入,更加方便儲存。
饒是如此,眼前這袋子糧食,已經發黴發綠,別說是活人,就算是牲畜吃了也沒命。
“道長!”
方斗轉身,見到將領微微點頭,“將軍,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