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歐大區的內部討論中,他們在大華國大區得到星艦人類的技術傾斜後,就知道大華國大區在星艦人類中的比重絕對高於其他大區。
不管大華國大區為什麼會有這種待遇,但非歐大區的成員卻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支援大華國大區,對於非歐大區來說絕對是不會出錯的。
在各方的制衡之下,藍星研究基地的研究發方向依舊沒有改變,還是對艦船的載重以及反物質湮滅彈進行開發。
而就在太陽系內部按照此前的設想繼續向前的時候,一直處於靜默狀態的遊弋艦隊在太陽系外圍的超加速艦隊卻還在對太陽系內部進行著觀察。
雖然他們的外部訊號已經被督軍艦給切斷,但主動的向外觀測,收集訊號卻還是沒有被阻止的。
“目標行星的科技水平非常低,根本不具備對外的打擊能力。”
“但除了目標行星之外,我們並沒有發現其他的文明痕跡。”
“對方似乎主動掩蓋了訊號,並且篡改了我們收集的訊號。”
當超加速艦隊不斷的收集太陽系內部的訊號後,也逐漸得出了羅休使用遮蔽器對太陽系內部訊號進行篡改的事實。
不過這個結果早就已經被天鵝座文明給猜測到了,畢竟只有這樣才能說通他們遲遲沒有發現太陽系內有更高階文明存在的原因。
或許這個未知文明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抵達了藍星,只是在抵達之後,就一直將自己的訊號所遮蔽,讓遊弋艦隊和天鵝座文明都沒有發現他的存在罷了。
如果真的這樣的話,那對方在太陽系內部佈置的防禦系統絕對不會簡單。
“我們現在能掌握的訊號,就只有這裡,和這裡了。”
在一位卡薩庫克成員的指示下,太陽系內部的星圖中,位於海王星軌道和柯伊伯帶的兩處反物質湮滅能量區也被同時標註了出來。
“這兩個區域的引力波動非常異常,應該是出現過非常大的能量波動。”
“如果沒有錯的話,其中一處就是先遣艦隊被殲滅的地方。”
“我們透過對這兩處引力波動區域的資料分析,位於該恆星第八顆行星軌道上的引力波動區域是艦隊覆滅區域的可能性更加高一些。”
負責講解的那位卡薩庫克成員將海王星軌道的反物質能量湮滅區域標註的更加粗壯一些後,才繼續說道:“相比於外圍小行星帶的引力波動,這裡的引力波動更加的強烈,並且衰減的速度也比外圍小行星帶的速度更慢。”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得出,先遣艦隊是先從外圍雲團直接切入,並且在穿過外圍雲團之後,再穿過小行星帶,進入核心區域時於對方交戰的。”
超加速艦隊的臨時指揮官在聽到這話後,皺眉問道:“也就是說,我們的艦隊並沒有在外圍雲團受到阻擊?”
“是的,按照我們的資料分析,先遣艦隊應該是直接進入了恆星系中,並沒有在外圍受到阻攔。”
面對這位臨時指揮官的問話,講解的人員也如實回答道。
“為什麼會輕易的就進入了恆星系內部?”超加速艦隊的臨時指揮官對於先遣艦隊的情況非常疑惑,如果對方的實力真的非常強大,那怎麼會發放任先遣艦隊直接進入這恆星系的核心區域呢?
當先遣艦隊來犯的時候,對方直接將艦隊消滅在外圍雲團,這對他們的科技來說,也是很容易就做到的。
}“現在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放任遊弋艦隊進入其中,但透過資料的分析,此前發生的情況或許就是這樣。”
那位講解的卡薩庫克成員說著的時候,本來播放著太陽系內部星圖的畫面也隨之一轉,變成了先遣艦隊來到太陽系時的模擬畫面。
在模擬的畫面中,先遣艦隊直接從奧爾特雲外圍一頭紮了進去,穿過奧爾特雲和柯伊伯帶,直插太陽系的核心區域。
而除了畫面之外,在太陽系的核心區域內,一座座巨大的星港環繞在每一顆行星的外圍。
除了這些巨大的星港外,在行星的黃道平面上,還有著數量眾多的,以遊弋艦隊艦船為模型的未知文明艦隊。
這些艦隊枕戈待旦,靜待著先遣艦隊穿過柯伊伯帶,進犯到太陽系的核心區域。
“這就是我們模擬的場景。”
“當先遣艦隊穿過恆星系外圍小行星帶後,就直接在遇到了第八顆行星上的未知文明艦隊。”
在這位卡薩庫克講解者的話音響起的同時,那模型的畫面也隨之改變。
他們想象中的‘強大艦隊’從海王星軌道駛出,直奔先遣艦隊而去。
“在第一次遭遇之後,對方就透過某種能造成巨大能量波動的武器將先遣艦隊全滅。”
隨著這位卡薩庫克講解者的話音據需,本來正在航行的先遣艦隊直接從畫面中消失,取而代之則是一個不斷向外傳送著引力波的黑色區域。
“這,可能嗎?”
臨時艦隊指揮官看著這個畫面,一臉的疑惑,“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要等到進入核心區域後才對艦隊發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