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哈特知道他學的這個pose和說的這句話根本是許亦親自執筆寫出來的話,又會是什麼感想呢?
哈特又和許亦商議了一會兒關於商會護衛隊的事情後,告辭離去reads;。
許亦則拿起他留下的招募進度報告,眼神中掠過一絲猶豫。
雖然新飛商會護衛隊的公開招募最終招募人手太少,主要原因是因為新飛商會護衛隊制定的標準太高,但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則是兵源問題。
新飛商會說到底終究只是一家商會,所謂的商會護衛隊在所有人看來,就只是一個普通的商會職員罷了。
雖然許亦一直努力透過哈特等人在商會護衛隊裡培養那些護衛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商會畢竟只是商會,終究不是國家。
一個國家想要招募進行軍隊招募的話,甚至可以採取強制手段,強迫本國內所有條件滿足的人強制參軍。
但是一家商會,卻只能利用自己開出的條件來吸引其他人加入。
雖說新飛商會開出的條件足以讓所有人、所有種族都為之心動,但限於商會這一點,使得新飛商會的兵源十分有限。
如果不是新飛商會和大陸上的異種族關係一向良好,可以從異種族裡獲得大量補充,那麼新飛商會護衛隊搞不好只能從斯坦丁公國內部以及一些其它國家的散兵遊勇裡進行招募而已。
這樣招募而來的兵源,素質自然可想而知。
而新飛商會要求又高,最終的透過率當然就是極低。
這樣又會使得新飛商會護衛隊要求特別高這一點傳得越來越高,進一步限制了兵源。
所以實際上別看新飛商會名氣足夠大,新飛商會護衛隊護衛開出的待遇也足夠好,實際上真的會跑來應聘新飛商會護衛隊護衛的人反而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多。
比如第三次進行的公開招募中,前來應聘的不到五千應聘者裡,人類居然連一千都不到,剩下的全部都是異種族。
一是因為大多數人類不願意背井離鄉跑到斯坦丁公國來加入新飛商會護衛隊,二是之前來應聘的很多人類戰士都是人類世界中那些老牌傭兵,也可以稱之為兵痞,遠遠達不到許亦的要求,所以總是被淘汰,後來自然就沒多少人願意來了。
當然,兵源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的。
比如新飛商會現在在賽恩斯大陸上絕大多數國家裡都有分部和建立了很多工廠基地,並且還和很多國家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如果許亦肯的話,完全可以在這些國家內直接設立軍事基地,當地招募護衛,以此來擴充新飛商會護衛隊的規模以及輻射範圍。
但是這樣一來,勢必會讓新飛商會在其它國家眼中的性質瞬間轉變。
如果說之前新飛商會還可以算是一家普通的商會,大多數國家能夠與其正常合作的話,那麼新飛商會一旦真的開始在各地建立軍事基地,那就會實打實地對其它國家造成威脅。
和以前相比,這可就是完全兩碼事。
許亦猶豫的地方就在這裡。
新飛商會現在在賽恩斯大陸上的發展已經陷入了一個瓶頸,想要突破的話,就需要強大的武力作為支援,這才能夠在其它國家手上繼續獲得發展空間。
而如果擴張武力的話,則意味著和其它國家的關係變得緊張,在一定意義上限制了自己的發展空間。
並且擴張武力需要的投入幾乎可以算是一個無底洞。
新飛商會目前還是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提高在護衛隊上的投入不是不可以,但是投入太過就會造成太大壓力,並不可取。
在具體如何分配這個比例和實施上,只能由許亦這個會長來決定,卻是其他人沒辦法替他分憂的。
所以許亦才會少見的猶豫起來。
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決定,不僅會影響整個新飛商會上上下下接近三十萬人的命運,甚至有可能影響到整個賽恩斯大陸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