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們是或者不是!蕭易都想把這些人給拉過來!浪費實在是可惜了啊!
當然!這些只能作為智囊謀士!出謀劃策還行!要是管理一國倒是有些懸了!
蕭易現在主要想找一個管理人才和戰鬥人才!還有商業人才!其後才是智謀人才!
畢竟現在國家還算太平!沒有那麼多陰謀詭計打仗之類的!謀略這些現在沒啥用處!
現在找一些管理人才和一些將才才是最主要的!
有了管理者,有了戰鬥人才,在這個世界還能怕什麼呢?誰敢來犯,直接武力解決!不聽話的渣渣直接滅了就滅了!
至於管理的人才蕭易的心裡第一感覺就是秦始皇嬴政!
能夠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和貨幣!建立中央集權!這樣的人誰敢說他沒有管理能力!
秦始皇之前還有那麼多人!又有誰做到他這樣的成就?
所以蕭易覺得秦始皇應該是一個非常霸氣的管理人才!
要是他幫忙管理!誰還敢來撒野!可能都不需要蕭易發話!秦始皇直接就能把他滅了!
至於秦始皇的野心!蕭易也不在意,這麼多世界還不夠你一個人折騰了啊?要的就是要有野心的人!
沒有野心,你還怎麼幫忙征戰大世界?
至於秦始皇的後期的是非功過,蕭易也不想管!既然那麼想要尋求長生!那麼我便給你長生又如何!
把你挖過來!應該是最輕鬆的吧!蕭易想到!
。。。。。。
戰鬥人才!蕭易想起了白起!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階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長平之戰共殺人四十五萬,連同以前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共一百餘萬,這是白起的一張極不完全的殺人賬單。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
公元前258年,白起因為抗命!被奪官、削爵、降為士兵、遷居他鄉。由於病情反覆,白起無法遠遷。他滯留在咸陽的3個月裡,正是秦軍節節敗退之時。顏面掃地的秦昭王,不想讓他繼續得意,更不想讓他看到自己決策的失敗,便勒令他離開。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范雎商量:“白起心懷怨誹,不如處死。”在咸陽城外十里,白起接到了賜死的命令。剛烈的白起拔出劍:“我有什麼彌天大罪,何至於這個下場?”良久,他又嘆息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40萬人投降,我欺騙了他們,把他們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說罷,他舉起了那把鮮血浸染過的戰劍,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劇,源於他的性格。昭王明知必敗仍強令出征,這已經不是對白起軍事能力的考驗,而是對他聽命與否的檢測,白起偏偏看不到這一點,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此後秦國的另一位名將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訓,在殘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