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知道這些人全都是附近的居民。
由於這些人平時都要下地勞作。
即便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身體情況也相當不錯。
所以在地震到來的時候反應還算比較快。
在一陣驚慌後迅速地離開了所在的建築。
不過由於驚慌,不少人還是受了一些輕傷。
至於那個左腿被炸斷的人,一開始也逃了出來。
但由於他想要回家取回一些比較貴重的財物。
在第2次比較大的餘震發生後,被摔落的房梁砸斷了左腿。
幸好周圍的鄰居聽到他的慘叫,將他從瓦礫中救了出來,不然他恐怕只能抱著財物死在自己的房子中。
李瀟聽到對方受傷的原因,原本的憐憫頓時消失不見。
這種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別說只是受了重傷,就算死了也活該。
考慮到這群人有老有少還有許多的傷者。
廖復興咬了咬牙,分配了兩個隊員帶著這38人向著臨時指揮部的撤離點走去。
在遇到這一批向外撤離的居民之後。
李瀟他們的救援隊伍,又陸陸續續地遇到了許多向外逃的人員。
這些人有多有少,最少的只有三個人,最多的則有50多人。
一開始廖復興還可以分走一些隊員,照顧這些撤離隊伍向著外面撤離。
然而隨著隊伍向著災區的深入進發,他發現自己的這個決定有些魯莽。
足足100個人的隊伍,現在已經剩下80個人了。
廖復興看著眼前,這足足有40多人的撤離隊伍,有些頭痛。
隊伍已經足足減員1/5。
按照越深入撤離的人員越多的規律。
到達蕭山小鎮,自己這個救援隊伍能不能剩下一半都是一個未知之數。
李瀟看出了廖隊長的遲疑,試探地開口:
“你看這裡足夠開闊,周圍沒有樹木沒有建築,安全性相對較高。”
“要不我們分10個人就在這裡設立一個撤離點?將撤離的人員聚集起來?”
“足夠人數了,再讓一兩名隊員將這批人送出去?”
“另外我們也可以沿路做好路標指引之後,遇到的人向著這裡聚集?”
“而且這裡距離臨時營地也不遠。”
“隊員把人送回去之後還能再回來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