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肌體結構,別看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也有肌體結構的。
在水手號大峽谷底部泥土中發現的生命,和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的構造都有所區別。
它有些像地球海底活火山口發現的那些生物,以硫化物為食,收集能量長大。
而對那些融化的水冰進行檢測是,韓元也發現了水中存在一些硫化物,有硫化鈉、硫化鉀,還有一些泥土中蘊含的硫化亞鐵、硫化銅、硫磺等細小顆粒。
這些硫化物可能來源於水手號大峽谷東側的塔西斯高原上的幾座火山。
畢竟水手號大峽谷的形成理論上來說是地質活動變遷造成的,而塔西斯高原上的火山在形成時會拉張峽谷的間距,同時噴出的熔岩、火山灰等東西大部分都會流入低凹的峽谷中,進而融入水中和泥土中,為這些微生物提供養料。
只不過塔西斯高原上的火山在過去很多年內已經沒有噴發過,這也導致水手號大峽谷底部的硫化物一直沒有得到補充,也讓這些微生物的數量擴張不起來,一直都處於半休眠狀態。
而從如今火星核心開始從半休眠狀態復甦的情況來看,如果再撐上幾千萬年或者數億年,到時候的火星上大量的火山噴發將為這些以硫化物為食的微生物帶來大量的食物。
如果這些微生物繁衍起來了,隨著時間的推衍,火星生命的進化之旅將開啟。
就如地球在幾十億年前微生物在海洋中大量繁衍,進而演化出更加複雜的生命一樣,不過這需要漫長無比的時間。
......
以硫化物為食物的微生物,激起了韓元極大的興趣。
在實驗過程中,他向培養皿中投入了相對大量的硫磺和其他的硫化物,發現這些小東西繁衍的速度相當快。
一立方厘米的硫化,足夠一cfu的微生物(一個單位的微生物)繁衍五次後代,且時間只需要一個小時。
如此速度,可以說相當恐怖了。
除此之外,韓元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這些小東西,似乎能感知到外界食物數量,以及生存環境的變化。
在停止了硫磺的供應後,即便是培養皿中還存在著少量的硫磺,這些微生物也不會大量繁殖了,而是轉進一種休眠狀態,不會再大量的去消耗硫磺進行繁衍,只會極少的消耗硫磺維持自身的生命。
儘管韓元還不知道它們到底是怎麼判斷外界的硫化物數量的。
但這應該是這些小東西在水手號大峽谷底部生存下來的主要原因。
而且讓韓元有些不得其解的是,判斷外界的食物是否足夠支撐種群的繁衍,理論上來說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需要足夠的智慧和判斷力來作支撐。
甚至於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動植物都沒有這種能力,如果是在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動物都只會食用掉周邊的食物,然後餓死被淘汰,並不會有這種留著部分食物‘過冬’的舉止。
能有這種行為的,只有部分會冬眠的動物,比如會囤積食物的鼠類,以及具有極高智慧的人類。
對於生命而來,這是種很不可思議,也很奇妙的能力。
......
“主人,在火星微生物休眠的過程中,檢測到‘活性休眠激素’。”
二號子艙中,小七的聲音在明亮的實驗室中響起。
聽到聲音,正帶著虛擬頭盔操控X1型工業機器人對火星上的微生物進行觀察的韓元勐的抬起了頭。
“你說什麼?休眠過程中檢查到了‘活性休眠激素’?”韓元驚訝的問道。
“是的,在這些微生物開始進入休眠狀態的前,它們會釋放一種化合物,儘管相當微弱數量也很少,但經過檢測,可以確認是‘活性休眠激素’。”
小七肯定的聲音再次傳遞了過來,韓元愣了一下,急忙摘下了頭盔,道:“資料呢,檢測資料發給我。”
很快,小七就將檢測資料傳遞了過來,韓元仔細的看了一遍後,確認了這種微生物在休眠時釋放的物質的確就是‘活性休眠激素’後不禁有些感嘆大自然的奇妙。
‘活性休眠激素’是一個生物學上的新名詞,是他創造出來的。
如果看過撒哈拉之眼遺址直播的觀眾不會忘記,在那座神奇的地下遺址中,有一個大型的生物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