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同的情況下,一百千克氘氚燃料原先可能就只夠韓元駕駛宇宙飛船從地球飛往月球的,但如果應用了釋能材料作為吸能裝置的話,一百千克的燃料夠他從地球飛往火星的。
航天飛行器的宇航距離的換算,並不是簡單的按照數值來處理的。
這其中有一個相當關鍵的因素影響著一架航天飛行器的宇航距離。
那就是幾乎接近‘真空’的外太空環境。
在真空中,只要物體運動起來了,且運動過程中沒有受到其他外力的影響,那麼這個物體將一直保持恆定的速度執行下去。
這種環境對於一艘宇宙飛船來說,在漫長的航行中,只需要設定好了終點,然後將飛船加速到一個需求的速度後,就可以停止絕大部分飛船引擎的運轉了。
這樣一來,航行的過程耗費掉的能量相對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否則以地月距離和地火距離相差數百倍的情況,相同的聚變能量即便是提升了六倍的利用效率也不可能做到讓宇宙飛船從地球飛往火星。
.......
“主人,釋能材料的截面結構剖析檢測資料出來了,現在就傳過去嗎?”
實驗室中,小零的聲音令韓元眼前一亮,興奮的抬起了頭。
一雙因為過長時間盯著各種能譜圖、檢測資料、分析資料而佈滿血絲通紅的雙眼中滿是亢奮。
“現在就傳過來。”
韓元迅速說道,他等這份資料已經等了很久了,準確的來說,是等了整整三天零七個小時四十二分鐘。
材料學的逆向破譯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即便是他手中有原子成分分析儀這種東西,但它的檢測資料只能告訴你這份材料中有什麼元素。
但它做不到告訴你這些元素成分組成了什麼化合物。
就像你明知道人體是由什麼元素組成,但你能用這些元素合成一個出來麼?
換種說話,常見的椰奶西米露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吧。
這東西的原料很簡單,西米,椰粉,鮮奶,水,就這四樣,但你知道椰奶西米露具體是怎麼做的嗎?
或許有人會說,將這幾樣東西弄熟後放一起攪拌一下不就行了嗎?
但事實上哪有那麼簡單,首先是西米得過熱水.....(過程太長,放作者話裡面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你在喝西米露的時候敢想象,一碗西米露而已,居然要反覆煮四次這麼誇張嗎?
一碗西米露都如此繁複,那些高新合金材料就更不用說了。
其他的不說,就拿韓元自己常用的鈦合金來說,詳細的製造步驟高達三位數。
從提取鈦金屬,到製造海綿鈦,提純.....再到新增其他材料,促使鈦合金的晶格結構形成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基本上錯一步,就製造不出來一模一樣品質的鈦合金了。
所以哪怕你能逆向破譯出一些東西,也做不出來。
要不怎麼說材料學是個無底深淵呢。
哪怕是韓元,對於逆向破譯一種從未見過,不知道任何生產資訊的合金材料有一種‘狗叼刺蝟,無從下嘴’的感覺。
不過好在他手裡的各種工業裝置足夠先進,能給予不少的幫助。
就像這份他期盼了很久的截面結構剖析檢測資料。
這是一種針對材料截面進行分析的裝置生成的,這種裝置能透過各種檢測手段+不斷切割材料獲取新截面資訊+智慧組合來拼湊出這種材料的分子結構與原子晶體。
每一種化合物,無論是金屬材料還是非金屬材料,都有自己獨特的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的。
像單晶矽這種沒有晶界的特殊材料,總體而言還是相對較少的。
而且真的只要確定了沒有晶界這種特殊性質,反而相當好確定,也更好逆向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