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錯,兩處磁軸承關節的運轉正常,形成的磁場也正常,能正常調節磁場的大小和方向,磁軸承關節基本就能正常運轉了。
初步檢查了一下機械腿的狀態,韓元回到顯示屏前,控制著鍵盤輸入了幾個引數,呼叫了控制程式中的運轉指令。
而隨著運轉指令的啟動,固定在半空中的機械腿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動作。
從腳腕的旋轉,到模擬人類走路時的起伏,再到摔倒時側面著地時的狀態,甚至是跪地時的姿勢,都一一呈現在韓元和直播間裡面觀眾的眼中。
各種模擬姿勢的轉換,其靈活度和順暢度再一次震驚了直播間裡面的觀眾。
雖然這還僅僅是一條機械腿,但絕大部分有著想象力的觀眾都已經看到了組裝成的‘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能力了。
這絕對會是一臺驚豔所有人的機器人,哪怕它是工業機器人,但也絲毫不影響大家對其的感觀。
很多人都在心中默默決定,只要現實世界有這種機器人生產,哪怕它沒法用來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購買一臺。
.......
測試了一下機械腿後,韓元繼續組裝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
完成一條機械腿的組裝連總進度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後續還有更加繁瑣的事情在等著他。
包括已經制造出來了磁軸承關節,都需要再進行手工製造。
因為不同關節處用的磁軸承關節的大小,功率,形狀等引數都是不同的。
就像膝關節處的磁軸承關節裡面使用的磁軸承圓珠,和腳腕關節處使用的就不同一樣。
同樣的道理,手臂關節和腰椎關節使用磁軸承關節也不可能一樣。
其實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還可以再進行一次升級的。
那就是骨架全仿人類。
從手指骨到腳趾骨,再到脊椎,這些決定了人類細緻靈活度的關節在x1型工業機器人身上全都採用磁軸承關節。
這樣一來,x1型工業機器人的靈活度和效能會更加變態,如果對應的智慧程式的完善且優秀的話,它的各種效能能遠超人類。
不過那樣做太耗費磁軸承關節了,而且對電能的消耗也會更大。
要知道每多增加一個磁軸承關節,對電能消耗的增加是呈指數級上升的。
如果全身骨架都仿人類,那麼即便是採用高儲能的鋰硫電池來進行功能,也支撐不了多久。
韓元計算過了,如果那樣做的話,在不影響x1型工業機器人的效能情況下,隨身攜帶的電池頂多能供應執行三小時左右。
三個小時的續航,無論是對於工業用途,還是其他用途,這都太短了。
而如果像現在這樣採用簡化設計的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靈活度和效能,但續航時間卻翻了數倍,能達到十四個小時左右。
而十四個小時的續航,已經有足夠商業價值。
即便是用在軍事行動上,也足夠完成一次任務了。
當然,事實上x1型工業機器人並不適合軍事行動。
至少它並不適合戰場。
其主要原因就是磁軸承關節在戰場這種地方太過脆弱。
對於磁軸承關節而言,要想破壞它的辦法實在太多了,包括物理打擊,電磁干擾等各種手段都可以對其進行破壞。
磁軸承關節雖然靈活,而且具有相當高的承重能力,但並不是適合戰場。
至少目前來說是的。
除非各國找到了保護磁軸承關節並且不影響其效能的辦法,否則是不大可能將其應用到戰爭上面的。
......
花費了一週多的時間,韓元總算完成了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組裝。
加上之前耗費時間,從各種零件的生產到最終的組裝完成已經過去了接近一個月的的時間。
這並不算完,現在完成的還只是它的硬體,而除了硬體外,適配的軟體智慧程式也是相當關鍵的東西。
硬體是軀體,軟體是靈魂,兩者如一,才能讓一個人活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