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鐵的同素異形體和碳的同素異形體不同的地方。
碳不同的同素異形體可以在常溫下儲存,鐵不行。
當然,要想讓鐵的同素異形體,比如γfe和δfe在常溫下儲存也是有辦法的。
辦法也很簡單,透過快速淬火,可以讓純鐵中的部分奧氏體來不及轉變,冷卻下來後,就和大部分馬氏體共存在常溫下了。
也就是所謂的γfe、δfe和α鐵共存。
只不過奧氏體是高溫相,需要在高溫的環境下才能形成和儲存,在常溫下它並不是一個平衡組織結構,這種共存沒法長時間儲存。
所以隨著時間,γfe和δfe的存在,會導致鐵金屬整體發生形變,最終導致鐵金屬或者鐵合金出現形變、裂縫甚至是破碎等。
而伽馬鎳,其實和γfe、δfe的性質有點類似,它同樣屬於一個特殊的共相體。
正常情況下,伽馬鎳只存在於一個高溫高壓的環境中。
但透過一系列的手段,可以讓其在常溫下儲存下來,並保持一定的形狀。
這個就是如何冶煉γ鎳的關鍵點了。
各國的科學家一直無法找到鎳的穩定同素異形體,是因為鎳在普通的高溫高壓下轉化的伽馬鎳混合在純鎳中,很難判斷出不同性質,也很難將其分離和提純出來。
.......
直播間內,伽馬鎳的冶煉一直都在進行。
被送入冶煉爐中的鎳磚在真空高壓高溫的情況下開始融化,韓元則蹲在儀器前等待著這一過程,順便講解一下製造γ鎳的關鍵點。
“在製造伽馬鎳的過程中,除了純鎳的純淨性質需要高度保證外,在第一步融化鎳的過程中,還需要保證冶煉爐是一個可控溫度、壓強、以及真空的環境。”
“因為絕大部分包括鎳在內的金屬,被融化後暴露在空氣中會在表面形成一層氧化層或者氮化層。”
“而過多的氧化鎳同樣會對伽馬鎳的成型率造成影響,所以這個在冶煉伽馬鎳的過程中是需要進行控制的。”
“.......”
說著,反應爐中的純鎳磚也融化的差不多了。
透過整合晶片計算機自動化程式控制,漂浮於純鎳溶液表面的一層溶液被特殊的機械臂配合工具清理掉了。
剩下的純鎳溶液透過機械臂迅速轉移。
在另外一個裝置中,這些高溫融化狀態的純鎳溶液會被迅速降低溫度。
在短短的三十秒時間內,原本高達一千五百多度的純鎳溶液就冷卻至了幾十度。
而冷卻形成的鎳磚表面,因為淬冷速度過快,形成了一道道到寬大的裂縫,整塊鎳礦裂的讓人感覺拿起來就會破碎成無數片一樣。
不過這正是韓元需要的效果。
鎳是親鐵系金屬,具備一些鐵的性質,在冶煉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透過快速淬火,讓鎳溶液中形成的同素異形體來不及轉變,迅速冷卻讓其在常溫下儲存下來。
........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