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他發現不了這些巨型昆蟲到底是怎麼潛度到蟲窩的,那麼有無數監控衛星以及軍事衛星的現實世界怎麼都應該能看到。
然而事實上是,華國和米國曾經都呼叫過偵查衛星專門監控一片土地,試圖找出這些巨型昆蟲遷移的痕跡,結果卻是不了了之,沒有發現任何的痕跡。
這讓韓元感覺很奇怪,如果說這些巨型昆蟲是在水中繁衍出來的,那麼在前往固定點的時候,必定會鬧出動靜。
而現代化的高精度衛星,能做到看清楚地面上十厘米的物體,不可能看不到這些巨型昆蟲遷移的痕跡。
.......
沿著飛行器控制層周邊的玻璃走了一圈後,韓元將目光鎖定在一處水域上。
從萬米高空中看去,這是一座大型水庫,坐落於崇山峻嶺之中,周邊都是樹木,鬱鬱蔥蔥的。
水域面積很大,符合繁衍巨型昆蟲的條件,更關鍵的是,這個大型水庫距離泰山周邊的新老蟲窩都不遠。
以韓元的判斷,這處水庫距離之前他消滅的那個蟲窩大概在六十公里左右,而距離新出現的蟲窩也只有五十公里左右。
再加上地處深山中,附近全都是參天大樹,很適合隱藏生物。
另外,這是個死水庫。
也就是這個大型水庫是沒有河流相連的,裡面的水,不會流動,不會更換。
除了蒸發和降雨,沒有其他途徑補充和損失水源。
而這點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很符合昆蟲繁衍的條件。
就像蚊子的幼蟲一樣,雌蚊卵產在水裡,一二天後就孵化成幼蟲。
而幼蟲經過四次蛻皮變成蛹,蛹繼續在水中生活兩天,即可羽化成蚊。
而在蚊蟲孵化,從幼蟲進化成蚊蟲之前,雌蚊產卵所選擇的水域,定會是流動性不強的水面。
河流小溪這種地方,因水流太劇烈,並不適合蚊蟲的繁衍。
相反,那種降雨形成的積水坑或者水窪等地,更適合蚊蟲的繁衍。
當然,除了這個死水庫外,韓元還確定了他需要尋找的另外兩處水域。
一處是黃河。
還有一處是一個有數條河流相連的湖泊,有流水從上游進入湖中,而後又從下游奔騰出去,面積比死水庫更大。
畢竟是外來物種,繁衍習俗是否和地球原生物種一樣韓元也不確定。
這些東西,只不過是他結合初級生物知識資訊以及昆蟲的生活習性分析出來的。
是否有效,是否能依舊這些找到蟲巢,他也不敢肯定。
說不定真正的蟲巢並不在水域,而是在外星,在月亮上,甚至隱藏在地殼中都有可能。
不確定,所以更要尋找。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