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眾人疑惑不解的是,這隻巨型昆蟲,它沒有翅膀,它到底是怎麼上天的?
還是說,它來源於外星?
但這又出現了另外讓人疑惑的問題。
地球之外,哪怕是距離最近的月球,也有三十八萬公里之遠。
除了月球,廣袤無邊的地帶都是真空,完全不適應任何人類理解的生物生存。
如果說,這隻巨型跳蚤和之前的英仙座流星暴有關,那麼就更不可思議了。
哪怕是最近的英仙座‘大陵五’恆星,距離地球也有90光年。
這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數字。
人類發射的最遠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在漫漫宇宙中飛行了五十年的時間,但距離飛出一光年的距離,還遙遙無期。
如果說這隻巨型昆蟲來源於英仙座,感覺就像是在扯淡一樣。
.......
收到研究所人員的彙報,上面很快就展開了行動。
之前拍攝的影片、照片等資訊證據被收集,找到這隻巨型跳蚤的戈壁灘被封鎖。
但半個月時間下來,浪費了鉅額人力物力,除了這一隻外,整片戈壁灘都快被掘地三尺了,依舊沒有找到其他的昆蟲。
不僅僅是這裡,一個多月前,那場英仙座流星暴其他隕石會掉落的地點,也安排了人員去尋找。
同樣沒有任何結果。
似乎這隻巨型跳蚤只是一個意外,和那場英仙座的流星暴沒有任何的關係一樣。
.......
模擬空間內,過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韓元總算將第一臺‘電磁型推進系統’全套製備出來了。
從推進發動機,到推進工質儲存控制器、再到液氫冷卻系統和整體的控制系統,都已經準備完善。
今天將是對其測試的日子。
和測試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一樣,透過吊臂和滑軌等手段,在倭黑猩猩的輔助下,韓元將這臺電磁發動機運送到了測試場地,並固定在了鋼架上。
而工質儲存控制器和液氫冷卻系統也被安裝在了一旁,做好了相應的連線。
裡面的液態氙和液態氫是透過科技積分兌換的。
為了保持其穩定性,測試場地上還佈置了一套中型的低溫冷凝系統。
除此之外,之前被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摧毀的耐高溫矽酸鹽水泥牆也重新建造了起來。
........
完成檢查,確認電磁推進系統整體沒有任何問題後,韓元退回了控制室中。
電閘的閘刀被拉下,經過特殊轉換的龐大電能向架在鋼鐵架上的發動機湧去。
這一次沒有任何動靜,也沒有聽到什麼聲音,顯示屏上的溫度計數就開始不斷攀升起來。
而電磁發動機尾部,一道白色的錐狀尾流開始形成,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
白色尾流也開始帶上一絲明亮的藍色。
這是工質氙在被超高速噴出時產生的景色,猶如氙氣燈一樣,明亮而耀眼。
與此同時,液態氙工質的消耗資料、離子羽流的溫度資料、電磁發動機的推力資料也都在不斷攀升。
在韓元的調節下,一分鐘左右的時間,電磁型推行系統的功率達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