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成品,是韓元從中級工業裝置應用知識資訊中挑選出來的。
&nsc八軸六聯動數控加工中心”是這個數控加工中心的名字。
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這個數控加工中心一共有八個軸,其中軸聯動的數量是六。
現代化的工業機床,一般的軸定義基本的是x、y、z三基本軸,對應的是a、b、c三旋轉軸。
而在三個基本軸上,還可延長出u、v、w三延伸軸。
x、y、z;a、b、c;u、v、w這九軸是目前人類社會中最常見的,結合起來全部用上也就是九軸機床。
更多軸的機床也並非沒有,但一般都是大型加工中心才具備的。
但是軸的多少不一定代表數控機床的先程序度,最能體現數控機床科技含量的是軸的聯動數。
以人類的科技,目前能做到的最高是軸聯動當然並非五軸聯動。
所謂的五軸聯動,其實只不過是對於標準機型的概括而已。
事實上,六聯動、七聯動、八聯動甚至是十一聯動軸的機床都有。
但為啥名氣最大的是五軸數控機床?
這是由機床的性質決定的。
很簡單的來說,除去主軸外,其他的輔助軸越多,一臺數控機床也就越精密越複雜。
聯動軸越多,機床結構越複雜,設計難度越高,且越難保證機床的動剛度和靜剛度。
但一般情況下,針對一個物品的加工,實際上需要六軸、七軸、甚至是十一軸聯動嗎?
實際上來說,基本是不需要的。
從高中數學中就可以知道,xyz三條座標軸線在經過變動後就可以覆蓋一個全空間了。
五軸機床其實是在三軸機床的基礎之上新增了兩個旋轉軸得到的。
通常用 a、b、bsp;軸來分別代表繞三個直線軸x、y、z的旋轉軸。五軸機床包含 a、b、bsp;軸中的任意兩個軸。
在xyz直線座標軸的基礎上,由abc三軸中的任意兩軸旋轉角度即可描述球面上一個確定的位置。
用一個通俗易懂,但算不太嚴謹的說法描述就是:
“只需要在三軸機床的基礎之上再增加兩個旋轉軸,就能夠控制刀具從空間中的任意方向接近被加工工件,實現任意複雜曲面的加工。”
可以通俗理解為就跟地球儀標定經緯度一樣,一個旋軸確定經度,另一個旋軸確定緯度。
對於一般人來說,知道五軸聯動可以實現任意角度加工,且是最需要的最少聯動軸數這一點就足夠了。
所以人類社會中,最出名的數控機床,就是五軸聯動數控機床。
其中頂級代表就是日耳曼國和米國的八軸五聯動數控機床及五軸五聯動數控機床了。
之前說過,聯動軸越多,機床結構越複雜,設計難度越高,且越難保證機床的動剛度和靜剛度。
而動/靜剛度,對於精度要求很高的數控機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科技越高,零部件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
所以並非弄不出來六軸、七軸的數控機床,事實上是沒那個必要。
我五軸都能實現任意角度的加工了,還搞出來六軸、七軸給自己找麻煩幹啥?
當然,六軸七軸聯動的特殊機床也並非沒有,但那一般都是特定的,用於給特定的裝置進行加工和最佳化。
實際上六軸七軸聯動的加工裝置更多,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機械加工組裝臂了。
很多影片中常見的那些可以快速分揀東西,或者組裝東西的機械臂,大多都是多軸聯動的,其中不乏六軸,七軸的,甚至六軸七軸聯動的機械臂很常見。
至於他為什麼會挑選出來一個八軸六聯動的數控中心出來,是綜合考慮過的。
&nsc八軸六聯動數控加工中心”屬於一個大型的綜合加工中心。
它擁有正常五軸聯動數控機床能做到的所有工作,且能適應一些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做不了的更復雜更特殊的零部件加工。
除此之外,它還能將八軸架構拆分,當做兩臺複合四軸機床來使用,實現簡單零部件的雙倍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