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麼樣調整角度,絕大部分的太陽能發電板一天當中只有幾個小時可以產生電力。
但將這種蝴蝶翅膀的小孔結構應用到薄膜太陽能電池後,這種特殊結構的小孔大大增加了光從極端角度照進來的吸收量。
因此較之前的太陽能電池板吸收高出三到五倍的光,而且接收陽光的時間也拉長了,電力可以產出更多。
透過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進行研究,經歷了數代發展後。
才最終研發出來了這種光電轉換效率能達到百分之七十的‘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
所有人都知道,太陽光是具有不同的波長的。
但太陽光是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的。
&n,這中間波長散射後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7色,集中後是白色。
而不可見光的種類,就多了去了,包括了數以萬計的吸收線和發射線等。
而這種具有特殊晶狀結構的‘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幾乎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散射和吸收不同波長的光。
也就說,它能利用幾乎所有光波中總能量的百分之七十。
這才是系統對於這種‘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的定義。
這才是最強大,最牛逼的地方。
否則以單單人類定義的百分之七十的光電轉換效率,怎麼可能被收納進入中級科技知識資訊裡面?
否則韓元又怎麼敢說可以用太陽能發電的方式來給勒落三角飛行器提供電能?
......
一邊處理手中的材料,韓元一邊講解一些關鍵點。
“‘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一共有五層結構。”
“從最底部的基板開始,一直往上還有背電極層、光吸收層、視窗層以及保護層。”
“其中基板就不用多說了,功能和各種晶片的基板類似,使用的是一種柔韌性和透明度極高的聚酯半導體材料。”
“而背電極層是第二層,設定在基板上,其作用和普通的太陽能發電板或太陽能電池上的背電極層是一樣的。”
“不過和普通的太陽能電池不同,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上的背電極層還有一個多元催化的作用。”
“最關鍵的,是光吸收層和視窗層。”
“這兩層,才是提升太陽能薄膜發電板光電轉換效率的關鍵。”
說著,韓元將從‘紅珠鳳蝶’發現特殊的晶格結構又大致講了一下。
這立刻就引起了直播間裡面觀眾的興趣,紛紛百度了一下。
【咦,地球上還真有這種叫做‘紅珠鳳蝶’的蝴蝶。】
【它長得好醜啊,黑不溜秋的。】
【沒想到蝴蝶中居然還有這麼難看的,僅僅比白愣子好看一點。】
【好傢伙,能夠利用大部分光波的蝴蝶,這曬一下太陽,不會把自己燙死嗎?】
【主播這麼一解釋,我還突然覺得太陽能發電能供應飛行器的電能了。】
【從生物上獲取科研靈感,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所以啊,保護好地球環境吧,說不定哪天核聚變就從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身上獲取到靈感了呢。】
【保護花花草草,人人有責,愛護貓貓狗狗,請牽繩!】
【突然反應過來,如果是這種能夠利用絕大部分光波段的太陽能發電板,那它的百分之七十的轉化率,到底有多高?】
【反正目前人類的肯定沒法比。】
........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