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由各種遠超人類黑科技技術組裝成的‘高科技’飛行器,從外面進入居然需要架樓梯才能爬上去。
就不能弄個什麼電影中的那種可以將人吸上去的光柱嗎?
或者說弄一個飛機尾部的自動樓梯也可以啊。
對於這個點,韓元也無奈。
弄一個可以遙控自動開啟的通道樓梯並不是做不到,但時間來不及了啊。
別說通道樓梯這種無關緊要的東西了,整架飛行器除了必要的功能和裝置外,整體其實簡陋的一筆。
.......
進入飛行器底層後,再透過底層的樓梯,七扭八轉的,才能進入中間的駕駛層。
駕駛層裡面並沒有什麼好看的地方。
除了面積挺大,視野也相當開闊外,感覺完全不像一架飛行器的駕駛層。
甚至更像是一間沒有裝修過的毛胚間。
裡面除了控制器、支撐結構等必要的裝置外,什麼其他的東西都沒有。
就連椅子,床什麼的休息裝置都還沒有。
時間太緊急,韓元還來不及弄這些東西,先走完所有的測試流程再說。
檢查了一下起飛測試後飛行器的整體情況後,韓元將儲存裝置拆了下來,帶回了電腦室,利用電晶體計算機讀取和分析資料。
一系列的各種資料看得人頭暈眼花,直到晚上十一點多,韓元才將各種感測器和探針傳遞上來的資料檢視分析完。
雖然看的眼睛酸澀,但韓元還是挺高興的,無論是電推進發動機也好、還是電能供應系統也好,亦或者鑭化鎵矽太陽能薄膜發電板上傳遞上來的資料都在標準範圍之內。
這樣一來,剩下的測試韓元就有把握多了。
花費了一週的時間,韓元將風洞測試、濺水測試、鳥擊測試、雷擊測試、極端天氣測試等各種有能力做的飛行器測試都做了一遍。
不過限於時間關係,這些測試並沒有做的太過複雜和重複。
比如風洞測試,韓元也只是利用大型鼓風機來進行了一些基礎模擬。
模擬飛行器在飛行的時候遇到大風天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又或者在降落的時候,遇到了狂風會不會依舊保持穩定之類的。
畢竟剩餘的時間不多了。
完成測試後,還剩下二十天,這一期的三級任務時間就要結束了。
他並沒有時間對飛行器進行改進什麼的。
不過好在各項測試都順利透過了,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拿到測試結果,確認飛行器沒有什麼問題後,韓元便立即著手開始往飛行器上搬運各種物資。
吃的、喝的、用的、各種野外使用的工具等等東西韓元在不停的往飛行器上搬運。
除此之外,還有數百個超大功率的無線訊號傳送器。
這個屬於最關鍵的東西。
韓元需要藉助這個,才能回來。
即便是模擬的地球,整顆星球對於他來說也太大了。
在沒有衛星指導定位的情況下,他只能採用最古老的辦法來給自己定位。
數百個超大功率的無線訊號傳送器就是韓元給自己準備的東西。
這些訊號傳送器只有一個很簡單的功能,那就是源源不斷的傳送預先設定好的訊號。
單個超大功率的無線訊號傳送器訊號覆蓋面積可達到五萬平方公里。
覆蓋面積大小差不多是現代4G訊號基站發射器的五倍面積左右。
也就是邊長500公里的正方形,差不多有小半個浙江省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