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繪製出來的電路圖圖紙和對應的磁芯板,韓元直奔二軸車床。
在之前的一級任務中,他就想過將二軸車床進行升級,但當時因為掌握的知識資訊不夠,無法改動。
後面二級任務開啟後,他又沒時間管這個了。
好在目前來說,二軸車床還勉強夠用,不過對它的升級是遲早的事情。
磁芯板固定在機架上,不同種類的車刀不斷在上面切割著,捲成絲狀的硬化電塑膠散落在車架上。
安裝圖紙進行加工磁芯板雖然不難,但加工起來卻是很費時間,而且很耗費盡力。
畢竟二軸機床雖然可以控制進給深度,但需要人工不斷調整。
而電路圖上的線條和圓孔的深度要求很多都不一樣,所以基本每切刻出來一條線路或者一個圓孔既要進行調整刀具和給進,很是麻煩。
第一塊磁芯板才加工到一半,時間就已經到了晚上九點左右。
掃了一眼牆上掛著的鐘表,韓元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停止了車床的執行。
今天差不多了,他還得留點時間給自己弄晚飯和記錄資料。
和直播間裡面觀眾打了個招呼,他便下了播。
第二天,又忙碌了一上午,韓元才將第一塊磁芯板製造出來。
原本米白色平整無比的磁芯板現在上面到處都是各種槽線和孔洞,深淺不一,有些孔洞還打了個對穿。
吹拂掉磁芯板上的灰塵和摻雜,洗乾淨後,韓元仔細的檢查了一下這塊加工後的材料。
在確認沒有因為加工而出現裂紋和其他等缺陷後,他才帶著加工好的磁芯板、繪製的圖紙和之前準備好的材料來到物理實驗室。
按照圖紙,韓元從存放碳化矽電晶體的箱子中取出來對應功能對應數量的電晶體,道:
“電晶體電腦的核心是運算用的電晶體,但單一的電晶體肯定無法形成運算,所以需要將其組合起來。”
“而磁芯板的作用就是將其串聯起來,形成運算電路。”
“現在電晶體和第一塊磁芯板都已經制造出來的了,我需要先組裝一塊磁芯板後進行測試,確認電路圖沒有問題後,才會進行其他磁芯板的製造。”
一邊說,韓元一邊開始組裝材料。
磁芯板固定在實驗桌上防止移動位置,帶過來的材料中有頭髮絲細的銅線。
這些銅線是佈置在溝槽中形成電路的關鍵材料,按照圖紙繪線上的數字進行衡量裁剪,然後放置到磁芯板對應溝槽中。
最後再熔化電塑膠,將已經放置了銅線的溝槽填充平整,起到絕緣和保護的作用。
三根銅線為一組,圍繞著一個矩形點。
矩形點是安置訊號放大電晶體的位置,三根銅線需要確認三極點後再接到對應的銅線上。
安置第一顆訊號放大電晶體的時候,韓元隨口補充了一句:
“佈置電晶體到磁芯板上是個細心活,千萬不能弄錯三極點的接線。”
他只是隨口的一句話,卻引起了直播間裡面觀眾的好奇,紛紛詢問接錯了會怎麼樣。
看到密集彈幕,韓元笑著回道:“一旦接錯了,輕則出現運算錯誤,重則燒壞電晶體或者是燒掉整塊磁芯板。”
“甚至直接燒壞整臺電晶體計算機都是可能的。”
“到時候,我這三個多月的努力就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