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把能準備的都準備好了,意見表中不僅僅說明了虎式本身及其坦克炮的各項效能,還附帶有圖紙,上頭是虎式的外形圖,畫出了各種反坦克武器對其的有效殺傷部位及距離標註。
“希望能給我們的坦克兵點幫助……”
科什金說著話的時候,遠處開來一輛突擊炮:遠看就能感覺到其外形敦實、防護優異、火力強大!
“這是我們最新式的SU100突擊炮,火炮使用的是彼得羅夫同志基於紅海軍100毫米 B34型艦炮設計的Д10T式100毫米膛坦克炮,經過試驗,穿甲彈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上垂直擊穿125毫米厚的優質裝甲,它的技術特性可以保證在1500米的距離上擊穿德國虎式坦克除炮盾外任何部位的裝甲!”
科金說得很自豪——它生產簡單,威力可kao,不過也有設計師的無奈之處:導致“斯大林型”坦克生產被小規模壓縮,而“斯大林型”才是科金設計中最為自豪的產品,也代表著重型坦克發展的將來。
“前裝甲厚度75毫米, 72的部件是和T34通用的,4的部件取自SU122,還有7.5的部件和SU85通用,只有16.5的部件是新設計的。目前使用BR412B型穿甲彈和OF412型破甲/爆破兩用彈,也可是使用紅海軍的標準高爆彈,不過一線部隊估計不會用它去對付步兵。”
“我那也到了兩門,要哈爾科夫設計一種能使用這種火炮的中型坦克,作為一兩年後同你的“斯大林型”做“高低搭配”使用。不過現在BR412B型穿甲彈的質量讓人擔心,前後送了兩批過來,質量差了很多!”
“委員會已經責成工廠改進工藝,要不然在我這它早量產了。”科金指著那輛突擊炮說。
炮彈上的問題是延遲了SU100批次生產的時間,不然它在幾個月前就會將SU85突擊炮擠出生產線。
說著科什金示意陪同自己一起來的技術員把他的包拿過來,他從裡邊取出幾張精細的坦克外形圖:“今年是沒法量產了,只管T3485型,生產線不能動。”
科金接過來一看:近乎於半蛋型的炮塔,30度傾角的車體前部裝甲。
“圖紙外形草圖最早是副統帥讓人送來的,元帥還說了這個設計可能存在的兩個缺點:因為防彈外形的原因可能造成操作上的不便,還有彈藥佈置可能坦克一旦被擊中後生存力差,容易發生殉爆。”
科說金有點不明白元帥為什麼會那樣說,按照自己的圖紙設計,目前標準的坦克兵操作起來還是可行的,再說全世界的坦克都是這樣存放炮彈的。
“優點是和T34一樣會成本低廉、簡單,適合大規模戰爭使用。”
科金看完了圖紙,話裡有話、意味深長的說:“副統帥的天賦不是我們能琢磨透的,想想AK47吧。去年元帥還給我了一個在坦克上使用彈藥隔艙的設計構思,和我們目前使用的彈藥佈局方式有很大不同,不過說明了要我在發展下一代坦克時再使用。”
“對了,你的新設計有沒有定名?”
“和T34一樣,副統帥給想了個型號,T54。”
科金心裡咯噔一下:科什金說漏嘴了,因為連委員會里邊都一直以為T34的命名是哈爾科夫方面自己定的。
(今天忙了一天,明天爆發、暫停“坦克之旅”。用了不少資料,所以這張字數實惠些,算是補償情節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