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神話裡最後由大力士赫爾克里斯將瑟布魯斯制服並從地獄帶回了米克涅,赫爾克里斯制服瑟布魯斯本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德國海軍選擇這樣一個神話般的代號,顯然就是表明要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德國空軍在計劃裡負責為艦隊突的整個行動提供空中掩護,作戰代號為“雷霆”,整個突破英吉利海峽的作戰代號就合稱為“瑟布魯斯—雷霆”。當然倒過來讀“雷霆瑟布魯斯”更有氣勢!
又是一份電文交到艦橋,上頭有正在海峽裡爆發的海空大戰的最新訊息。艦長看完後交給邊上人傳閱,“先生們,我們太自信也太大意了,看來德國人的這次冒險就要成功。一直以來我們在英吉利海峽設防嚴密,認為德軍不敢輕易穿越,我在看到第一份電文時就是認為德國人這是在發瘋,不過看來我是錯的,我們在這樣突發的情況和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應。”
“火龍”號上的人不知道,德國人為了這次突破而做的準備堪稱乾脆完美,不僅僅司令部發出的煙霧彈一個接一個,對這次行動的保密程度做到了最高階別,行動總指揮奧托-西里阿科斯海軍中將在戰役偽裝欺騙上也是煞費苦心,透過各種渠道散佈這三艘軍艦將開赴大西洋的訊息。
德國人知道整個法國遍佈著盟軍的情報網,乾脆在巴黎大張旗鼓採購大批熱帶軍服和遮陽墨鏡,還委託法國海軍準備專供熱帶地區使用的火炮潤滑油,造成艦隊要南下熱帶地區作戰的假象。
由於艦隊如果在突破過程中觸雷,受傷而行動不夠迅速的戰艦就會變成英國本土艦隊的口中食,從今年2月中旬起,德國海軍總共出動第1、第2、第3、第5和第12雷艇支隊以及第2、第3和第託掃雷艇支隊,共約80掃雷艦艇對英吉利海峽和北海南部海域進行了持續近1個月的大規掃雷作業,為艦隊開闢出一條安全航道。
海峽地段水域狹窄,艦隊在狹窄的航道里根本不能像在大洋上那樣機動,一旦發現德國人的行動國皇家空軍的飛機拍馬就到。為了應對這個情況,從2月底到3月初軍就讓計劃參加行動的戰鬥機部隊和艘軍艦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聯合演習,加強相互之間的協同。還派出聯絡官到艦隊旗艦“沙恩霍斯特”號上,保證行動中海空軍之間的聯絡及時暢通,還在每艘軍艦上都加裝了對空、對岸電臺,以確保電信聯絡萬無一失。
為了掩護艦隊行動國空中更是派出重兵,共180Me和F190戰鬥機作為一線掩護兵力,還有6C架Me1C9和30Me11C戰鬥機為預備隊證艦隊上空時刻都有36架戰鬥機掩護,最後連最新式的電子干擾技術都用上,確保萬無一失。
英國的偵察機沒有發現德國艦隊的動作,在碼頭內的法國地下抵抗組織的人雖然看到了三艘已經窩了幾個月的德國戰艦起錨、點火試車但因為德國人在港口裡實行嚴格戒嚴,連只耗子也出不去,只能乾著急,根本沒法把訊息通出去。
昨晚半夜,三艘戰艦在擔負警戒的Z4、Z5、Z7、Z14、Z25和Z29號驅逐艦,T2、T4、T
T12、T13、T-15、T166、T177號、“禿鷹”號、、“門尾鷲”號、“臭鼬”號和“美洲虎”號共1魚雷艇的伴隨下出航浩蕩蕩衝向英吉利海峽那道通往北方的鬼門關。
一系列的機緣巧合加上強烈的電子干擾,英國人的雷達雪花一片然沒有立刻發現大白天抵達海峽入口的德國艦隊!
一直到德軍艦隊駛抵勒圖蓋時,才終於被英軍岸炮部隊以目視發現軍的岸炮猛烈開火,但老天爺都在幫德國艦隊下小雨能見度低,英國岸防炮連續33次齊射無一命中,眼睜睜看著德艦沒有任何損失駛出岸炮射程!
英國人緊急從康沃爾、朴茨茅斯、曼斯頓、諾福克等機場出動了一切可以出動的飛機,竭盡全力進行攻擊,力求在海峽裡擊沉這3艘德艦。不過英國皇家空軍這次毫無前年本土防空時大顯神威的氣勢,近千架次飛機連三艘德國戰艦的鐵皮都沒擊中,反而被嚴陣以待的德國戰鬥機揍了個悽悽慘慘、損失慘重!
德軍艦隊終於強行突破多佛爾海峽,訊息一傳開,皇家海軍現在能夠來得及攔截的水面艦就只有在多佛爾海峽北口約11C公里的哈里奇港的6驅逐艦,全是艦齡超過20年的老式V級驅逐艦和斯科特級驅逐領艦,一般情況下只是為運輸船進行護航,對付德軍的潛艇和魚雷艇之類的小型艦艇,現在要攔截德軍主力艦,根本就是去以卵擊石
不過驅逐艦隊揮官皮茲上校還是毫無畏懼,立即率領驅逐艦出海,“見敵即戰!”
等德艦上的人從望遠鏡終於看到逼近的英國驅逐艦時,免不了大吃一驚過讓讓德國人吃驚不是英同海軍終於來了,而是堂堂的大英帝國海軍,派來對陣的居然是這幾艘老掉牙的驅逐艦
原本做好了英國戰列艦血戰到底的心理準備,沒想到來的是這麼幾隻小蝦米!
皮茲上校和他的部下充分發揚爾遜式的無畏精神,勇敢發動攻擊——不過在強大的德國艦隊面前這一切顯然是徒勞的,德國驅逐艦根本不讓英國驅逐艦靠近有機會發射魚雷,三艘大艦上的重炮更是把其中兩艘英國驅逐艦乾淨利索的擊沉,英國人只好撤退!
接下來的一切就是順順水了,連枚水雷都沒碰到,艦隊平安駛入荷蘭沿海。調轉航向北上,前往挪威。
“火龍”號上的人就在遠處看大戲一樣一封接一份看著電訊室截獲的電文,只能說德國人的運氣太好了。列昂諾夫到是有些擔憂,同幾千公里之外的副統帥得到這一訊息後的想法一樣:它們顯然都是為了對付蘇聯而準備的。
“英國人在大西洋對付德國大型水戰艦的力量終於可以解放出來,雖然這樣的“解放”對於高傲的皇家海軍而言寧可不要。不過對我們的北方航線就是個大麻煩!”
遠在立陶宛的林俊稍晚一些得到了這一訊息,“德國人真是走了狗屎運,連時間都變了還是這樣,更過分的是竟然連顆水雷都沒撞上?!”
林俊記得歷史上德國海軍的這次冒險裡兩艘戰列巡洋艦都曾經觸雷,最後不得不就近駛入德國基爾港,修復觸雷所造成的損傷,只有那艘這會已經不存在的“歐根親王”號北上挪威。現在換成了希佩爾海軍上將號,而那兩艘戰列巡洋艦也是毫髮無傷!
今天是三月十二日,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指揮部隊對盤踞在立陶宛的德軍發動的代號“暴風雪”的大規模進攻已經爆發一週,左翼部隊已經進抵維爾紐斯城外,正爆發一場艱苦的攻堅戰!而在右翼,突擊部隊在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下已經佔領半個克萊佩達,成為第一處攻佔的德國領土(歷史上曾經長時間屬於普魯士,稱為“梅梅爾”,於1939年3月22日再次被德國合併。中路也已經進抵考納斯外圍。。
第八集團軍所轄機械化第12軍同步兵第1率先攻入“梅梅爾”,將紅旗插上這塊歷史上情況複雜的土地。也正因為這裡原本歷史複雜,加上39年就被德國重新吞併,德軍在這一地區作戰極度勇猛!
圖哈切夫斯沒有一味的強攻城市,空中偵察顯示德國北方集團軍群正全力支援梅梅爾,方面軍司令部命令攻城的步兵第1用明斯克會戰式的方式,在城內同德國人死纏爛打,但不是試圖攻下全城。
各機械化部隊從左翼突破,要將城市沿海岸隔絕開來!
在整個寬大的正面,“紅色戰神”就像點燃了塞進馬蜂窩裡的大爆繡,部隊同德軍在這一地區交織在一起。就像林俊看到的作戰圖上覆雜的雙方進攻箭頭和圖示一樣,兩邊都在試圖分割對方,而一時間又根本很難實現。
圖哈切夫斯部隊的前鋒距離東普魯士原來的邊界只有50公里,加上他擺出的一口氣要拿下東普魯士的架勢,一時間不僅僅把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部署給打亂,連德軍統帥部也只能照著“紅色戰神”的大膽出牌來應付!
兩邊都在承受壓力,一邊是絕對不能讓蘇聯軍隊抵達東普魯士,而另一邊在進攻的同時要面對德國人同樣猛烈的反攻、穿插,北方戰場給雙方統帥的心裡都壓上了塊重重的籌碼!
(近6000,祝福所有書友新年快樂,有月票的給幾張,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