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概是我上輩子不喝酒的原因
廖沙顯然對於衛隊長同志的粗魯行為有點不滿,這個在虎口拔牙,膽子也太大了!雖然是自己的上級,但平時都作為元帥的貼身衛士,吃飯時連元帥都不會認為他這樣喝酒是浪費,更不用說這還是戰利品!
大塊頭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要不是元帥和將軍在這裡,非得和這個該死的哥薩克比劃比劃!一同喝酒時為了多喝點,“大打出手”也不是次了。
“還給我,你要喝外邊多得是,自個去拿!”大塊頭最後還是決定不同哥薩克一般見識,搶回自己的酒瓶就成,說著蒲扇般的大手一把拽住了瓶子。
“呵呵,蘭德斯科奇,把酒瓶還給阿廖沙,你這是在搶劫他的精神糧食,當心他和你拼命。”
兩個衛士較上勁,酒瓶子在空中大有被“撕裂”的危險,不過並沒有發出多大動靜,林俊適時的打斷了他們有趣的爭奪。
抱著心愛的酒瓶,阿廖沙認為元帥也是看不慣哥薩克剛才的強盜行徑,說:“元帥,這蘭德斯科奇幹嘛這麼緊張,不就是瓶法國佬的東西嘛,還沒烏克蘭的味道正宗。”
顯然大塊頭不認為這酒有多貴重。
“你個敗家子!”一句漢語出口,都給氣笑了,林俊實在想不出來用什麼語言形容自己的大肉盾“內務部怎麼訓練出這麼個沒風度的傢伙?!”
林俊似乎忘了阿廖沙不是內務部特工出生,是按照衛隊標準訓練出來的戰士,不是什麼C07。在阿廖沙這類人眼裡,就算是給他一瓶法國最好的酒莊裡出來的8紀末陳釀,都還不如給一箱子前年烏克蘭敖德薩酒廠出的新酒來的實在。
跟隨自己這麼長時間了,有個酒都不怎麼喝、喝什麼基本上都沒講究的首長,這部下也不可能“學好”關於這空閒時喝酒的問題,林俊的隨員班子裡就是分成了兩大派:一派要數量,典型就是阿廖沙、薩沙一流;另一派如何?昇華一層,不僅僅要質量,這數量也不比前一派小!
過分,一幫子大酒桶!
“中南海保鏢喝不喝酒?”林俊好幾次產生過這個念頭,“大概滴酒不沾吧?”
各有各地國情,至少林俊的衛士們個個喝酒,只要不是值班時間,酒量還一個比一個大!更誇張地是都還沒喝醉過!
“作為元帥的衛士,就是休假時也不能多喝,時刻等待召喚!”
去年有一次林俊問過一幫正在聚餐的衛士,阿廖沙是這樣回答他的當時大塊頭已經幹掉了一瓶600毫升裝53度的伏特加!
“尼古拉-費多羅維奇,你似乎對這葡萄酒還有點研究?”
林俊懶得去理會阿廖沙,轉頭問瓦圖京。
“算不上研究,只知道法國有五大名葡萄酒莊園,不過連具體的名字都叫不上來。以前朋友送過我一瓶這種拉圖酒莊出產的葡萄酒,所以認識商標,不過沒想到會這麼貴。”
“這些都應該是德國佬總佔領區搜刮來地,提供給部隊。”看了眼蘭德斯科奇,“對於葡萄酒還是少校有研究,我完全就是個門外漢。”
哥薩克聽到了瓦圖京的話,不能不表個態,走過來說:“以前培訓時就有辨別各種酒類產品地訓練。”
契卡為了訓練這些特殊的人才可都是花了心思的,要是培訓出個普通餐桌酒和頂級葡萄酒都分不出的頂級特工去西方執行任務,那真要讓西方的同行們笑掉大牙了!
林俊桌子上同阿廖沙手裡的酒瓶子上都標著“920年份,都是一批的,不過就是連蘭德斯科奇這會也說不上來它們現在具體的價格是多少,那一口美元也是猜地。如果幾年前被派往歐洲工作,那哥薩克也許會說得出,不過這幾年的心思可沒放在酒價上。
瓦圖京眨巴眨巴眼,叫過來自己的參謀:“你去叫人把送來的酒都搬這來,讓少校看看。”
看得出元帥有點興趣,反正這一會功夫沒什麼十萬火急的軍情,就當增長些知識。
“元帥,據說你那有不少好酒?”
不怎麼喝,不意味著不喝,也不意味林俊沒好酒。
趁著工作,瓦圖京提到了莫斯科高層中的一個公開的秘密:少數人到副統帥在茹科夫的別墅時,嘗過元帥珍藏的超級好酒!每一個喝過人都是戀戀難忘,發展到最後都說亞歷山大同志為什麼有事沒事往茹科夫跑,不為別的,為了好酒!
真是冤枉內務人民委員了,亞歷山大基本就不喝烈性酒,他喜歡地是葡萄酒。
“恩,還有幾瓶,不過不多了。”說著林俊似乎做了個決定:“把我的那瓶好酒去拿來,還有,把古謝夫幾個都叫過來。”
一聽元帥地話,阿廖沙是兩眼放光!蘭德斯科奇走路的速度都明顯比平時快!
“武金斯卡婭說時候寒冷天氣時我稍微喝點有好處。“說著指了指曾經中彈地胸口,“沒影響,就帶著一瓶,不過不能過量。”
“聽說是中國產的?”
“恩,中國茅臺,全世界最好地白酒!得過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的好酒。”
元帥說一種外國酒是全世界,對此瓦圖京有所保留,不過也不能辯駁:克里姆林宮的高層都對此讚賞有加,總是有它的原因的。
不過以前很可惜,當副統帥家有好酒的傳聞範圍稍微擴大時,市面上已經見不到中國白酒了,不用說原本就不多,不然瓦圖京早就想試試元帥的藏酒是不是傳說中的那樣一級棒。
幾個參謀和幾名貼身衛士都找齊,被人從睡夢中喚醒的那幾位是一點怨氣都沒,誰讓這種機會少之又少:那可是元帥的寶貝,輕易都不會示人,更不用說把它給喝了。
蘭德斯科齊拿來的是個很樸素的瓶子,瓦圖京接過後看了看,似乎是陶瓷一類的質地,容量大概就毫升。
“中國貴州茅臺,這瓶是當地“成義酒房”生產的“回沙茅酒”,中國清朝末期生產地陳酒,到現在至少四五十年。”林俊說的有點自豪,“別看這酒只陳了幾十年,在中國也沒幾個人能享受哦!”這一段是漢語俄語一起來,再解釋了一下“酒房”差不多就是制酒莊園地意思,不然瓦圖京還聽不明白。
“這酒產量一直以來很小,手工作坊一樣的工藝,還沒辦法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連換個地方釀都未到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