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二十一章 坦克大炮罐頭老子都要!B
林俊今天說的話將會在白俄羅斯方向立刻實行。在古謝夫整理後也將發往莫斯科。做到最大範圍內的實施。林俊人在前線。又對蘇聯的家底心知肚明。比身在克里姆林宮的斯大林更有“實際經驗”。最高統帥和統帥部的成員會按照林俊的建議實施其方案。
不過按照林俊的辦法來。就和他自己昨天對押送俘虜的軍官的話有些矛盾了。那些押往西伯利亞的戰俘在路上估計就別想吃飽首先滿足軍隊的需要。然後是老百姓。法西斯俘虜當然就只能放在最後一位!
“朱可夫。我們後方勞動力不足。這俘虜是越多越好。不僅僅礦山需要他們。農田也需要些德國農民去耕種。農業機械大部分都用來拉大炮了。需要強壯的勞動力。”
林俊是越想越深。戰俘中應該有不少農民出生的人:蘇聯有的是土的。讓他們去種土豆應該能夠勝任。至於勞動積極性不用擔心。貝利亞已經管了幾年的林業生產。順帶管點開荒運動應該不是問題。歷史上衛國戰爭期間他不僅負責蘇聯國內的治安。而且在武器生產方面起過主要作用。工作能力不用懷疑。
至於勞動力本身的積極性就更不用擔心。在“貝利亞式”的高壓下。一群吃不飽的戰俘生產糧食的積極性一定非常高。只需要加點小小的獎勵措施就行。比起那些戰俘中的知識分子。農民出生的德國佬還能多活幾個下來。
這下朱可夫想笑但笑不出來。副統帥這會就像中世紀的領主:要麼把對手統治的平民全殺光削弱其戰爭潛力。要麼搶勞動力增加自己的戰爭潛力!
搶人!搶糧!搶資源!
不過要把武裝到牙齒、戰鬥力一流的德軍當做勞動力使喚。蘇聯各方面軍司令員估計的好好籌劃籌劃。這項“副業”可不好經營。
這時有一名西方面軍司令部參謀進來報告。阿道夫施特勞斯等人即將押往6號機場。那邊已經有一隊運輸機做好準備。
“讓押送人員注意。一定要把俘虜安全的送到莫斯科。不能出一點紕漏!”
“是!元帥。”
參謀轉身離開。林俊和朱可夫當然不用去送送那位德國陸軍元帥。
“中午就將有15架運輸機飛往大沼澤縱深進行空投補給。除了少量的藥品之外。大部分都是高熱量食品。”朱可夫順道說了說空軍對遊擊總隊的支援計劃:運輸機將從6號機場出發。就在德國高階將領被送走之後。
“白天空投。”
這也是沒有辦法。雖然會有遭遇德國空軍攔截的危險。但目前的情況下進行夜晚空投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天氣太冷了。飛機在夜間基本不可能起飛!
遊擊總隊那邊也是情況不妙。困難就在後勤上:除了極少量情況最好的優秀戰馬。其它所有牲口都已經做為軍糧。但還是不夠!
在最低氣溫長時間低於零下三十度的情況下。龐大而分散的遊擊總隊還要養活龐大數量的非戰鬥人員。其艱苦卓絕的環境是這邊的人很難體會的。梅利尼克將軍處境很艱難。急需支援。
“科別茨會派出足夠的護航戰鬥機。應該不會出大問題。還有。遊擊總隊報告會派出突擊小組穿越戰線。就這兩天就可能有同志來報告。”
“恩。等游擊隊同志到了。我想見見。”
給莫斯科發了一份個人給莫洛托夫的電報。敘述了前線部隊對美國罐頭的急需。要外交人民委員同志到了美國後多弄個幾十船的“土豆燒牛肉”和“靈肉”來!那該死的斯帕姆午餐肉味道實在不怎麼樣。但嚴寒的蘇聯需要那該死的“靈肉”。
電文發出才半個小時。林俊辦公室的電話機響了。一接電話之後足足聊了半個小時。三人電話會議斯大林、林俊和莫洛托夫。
關於要援助的問題。電話會議裡不僅僅再次討論農產品的問題。還有工業。林俊說了這麼一段:“莫洛托夫同志。就按照原來的計劃。我們可以減少獲的武器彈藥的數量。但高質量成品油和工業裝置的數量是能要多少就要多少!”
斯大林和林俊這會可看不上美英的坦克、大炮和步槍。卡車、機械車床倒是有多少要多少後方工廠需要大量的工業裝置。
車床不足。但這會又有部分工廠由於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操做而無法進行全力生產。不的不把大量的婦女、老人、少年甚至是殘疾軍人都送進工廠來充當技工。不過即便如此。蘇聯在這會的在職工人總數也僅有1000萬人左右。只相當於1940年時的水平。而現在德國大概控制著大約近1000萬人(其中德國人大約為837萬人)的能夠全力生產的技工。但這不包括佔領區內的工廠人員。而且這會很多情況下是拼湊起來的蘇聯技工在人員素質上平均水平上。比那些體格強壯且技能熟練的德國技工普遍都一定距離。
德國人在明斯克吃了虧。但這會不論在戰略資源還是在勞動力上甚至都要比蘇聯更具優勢!
不過蘇聯也有自己的辦法把兔子逼急了都能咬人!自己的工人技術差水平低了些。那就簡化武器的生產工藝。讓武器的結構簡單到連傻瓜都會生產的的步: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轉盤機槍”;而AK47的生產工藝就是個學徒工都能很快掌握。
自己的工人效率低人數少。那就大幅延長工人們的勞動時間:德國人一天干8小時蘇聯人就幹14個小時!
“勞動量”上去了。還要解決工業產量的問題。
林俊眼前的朱可夫同志在歷史上指揮“柏林戰役”時。在奧的河畔用42000門火炮在3小時內向德軍陣傾瀉45萬發炮彈。德軍的抵抗意志正是被這股強大的蘇聯火力給徹底瓦解!
紅色大炮兵主義的終極體現。這需要機床和鋼鐵做後盾蘇聯能夠有如此強大的火力配置。必然會消耗掉大量的彈藥。也正因為如此。蘇聯成為歷史上二戰中彈藥耗費量最高的國家:大約用掉了整整1000萬噸。比德國高220萬噸。比美國更是高了340萬噸!
這就出現個問題。要讓紅軍保持讓美國人都汗顏的“大炮兵主義”那恐怖的火力。這優質鋼鋼產量就必須在一個非常高的水平上:在通常的情況下彈藥的實際生產量一般都會比實際使用量高出部分。這是因為在實戰中誰都不會把自己的彈藥徹底打光。總會保留一部分作為備份。所以蘇聯的彈藥實際用量如果是100萬噸的話。那後方就要生產出比1000萬噸更多的彈藥才行!保守推推算。蘇聯僅彈藥生產這一項就耗費了國家超過三分之一的鋼鐵!都趕上裝甲部隊建設的鋼鐵消耗量!
還有林俊需要高質量汽油:蘇聯不缺石油。可是缺高質量汽油!更不可思議的是:紅軍這會能夠的到的成品燃油數量不比自己的對手多多少!這乍一看簡直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