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二章 遠行西伯利亞
裡卡爾波夫在飛機上就研究起林俊的設計,還好這架高階領導人出行的公務機,有工作臺板,而設計師同志的日常工具就在他的公文包裡,人趴在臺板上不起來了。佩佩貢獻
林俊沒有打擾波里卡爾波夫的初步研究,現在的設計師同志就像前世自己第一次親眼看到蘇27時的狀態一樣,沉迷不能自拔。
“安德烈,我計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你設計的飛機尺寸,兩臺斤推力的發動機驅動飛起來應該不是問題,但跑道長度可能會難以接受。”
設計師的擔憂是正常的,要是按照資料上的各項條件,能滿足新式試驗機要求的機場全蘇不會超過10個!
“這還不是主要問題,我們可以用固體助推火箭來解決。飛機在高空中達到高度速是可能的,但我必須嚴格的控制機體重量,加上兩臺發動機驚人的耗油量,留給飛機框架的結構重量就不多了。”波里卡爾波夫在十幾分鍾內就說出了可能會遇到的幾個重大問題。
這邊林俊對他再次刮目相看:德國人試驗了一年多才弄明白的問題,波里卡爾波夫只用了不到15分鐘就看出來了,這應該多竊的飛機圖紙。
時速300裡和時速600裡狀態下飛機進行機動時,機體所承受的負荷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目前的現實是這架圖紙上的試驗機有可能速度遠遠超過600裡。在那樣地高速下.飛行員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會在機構上施加巨大的負荷。
想要達到現在螺旋槳戰鬥機擁有的機動性,那就得把試驗機的承力結構造的堅固無比。這顯然不可能!
資料顯示試驗檯上的噴氣式發動機油耗驚人,想要達到一個相對實用的續航力,那就得在機身內設計足夠地大地油箱來存放特種航空用煤油。波里卡爾波夫腦子裡已經把油箱也結合到整體承力結構內,但那架腦子裡地飛機還不可能有多好的機動性。
林俊得給設計師打打氣:“只是架試驗機,再說我們估計這架飛機的速度不是現有飛機能夠比擬的,暫時還不需要多好的機動性,只要能理論上攻擊笨拙的轟炸機就行,當作截擊機用。一擊斃敵。不做纏鬥。我估計它的速度一般情況下是什麼現有戰鬥機追地上。”
“你這麼說我就有底了。攻擊轟炸機的能力它應該不成問題。只不過續航力最多1000公里。”
“一臺發動機每小時油耗都能超過1500斤,兩臺加在一起我可不指望它能有多長的續航力。老夥計,實驗型,我們還要靠螺旋槳飛機去贏得戰爭,它代表的是未來。”
林俊把拉沃契金在1947年“曾經”>.果今天就打仗,應該投產拉11,一會爆發。米格9代表著未來。
只有希特勒會指望跨時代的新式武器就能贏得戰爭,一切還得從實用角度出發。
波里卡爾波夫拿出一張側檢視,指著上面林俊用鉛筆繪製的飛機圖形說:“如果主要用做截擊機,那這架飛機的火力必須極其強大,我們可以將機炮系統放在機頭位置。”
“塞進6門23米機炮不成問題。”林俊說。
“23毫米機炮威力還不夠,我打算用目前正在研製地30米機炮,至少能裝4。
波里卡爾波夫喜歡口徑更大地傢伙,其實這也是梅賽斯密特正確路線:它最多就搭載過6門MK108型30毫米機炮。那樣的火力對B類地重型轟炸機而言簡直就是噩夢!
但MK108型30米機炮和後世的那些30米機炮明顯有不同:初速低。彈道彎曲,這也是德國符合實際的無奈之舉。但蘇聯的機炮設計方向和德國人的不同,也和後世的西方國家有所差異。最大的特點就是威力大!
林俊瞭解過正在研製的30毫米機載機炮,是為已經服役備的,用來對付地面裝甲目標,但也能用於對空作戰。這種航炮射速高、初速也高,炮彈威力超過23毫米炮彈一倍有餘。
要獲得那樣強大的威力,新式30毫米航炮的重量勢
MK108高出一樣裝上四門就差不多了。
四門就應該足夠了,“如果這樣幹,我們的彼8受不了它的一次齊射。”
林俊能夠想象,四門30毫米航炮對著一架轟炸機一頓齊麼結果!
如果航炮還不夠,蘇維埃現在還有空對空火箭——八管和十五管低阻76毫米火箭彈發射巢和配屬的摺疊翼火箭彈已經經過國家然能大大增加單位載彈量,採取不同戰鬥部的火箭彈既可以對地也可以對空攻擊。
如果需要,新式的噴氣式飛機也能掛上兩個可拋棄八管發射巢,但會降低它的最大速度。
這時機長報告,飛機即將抵達高爾基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