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零六章 大樓
斯維斯洛奇河在市中心偏南拐了個髮卡彎,巴甫洛夫選擇的正是城西深入東區的一個“舌頭”的舌根部:在這裡能有效控制北部和西部兩個方向,而舌根部北面隔著列寧大街就是列寧廣場。
“舌根部”正西方向連著相隔100多米就有兩座基本倒塌的公路橋,兩橋西側各有浮橋德軍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橋上,反而減弱了“舌根部”的防禦:“舌頭”處在紅軍三面“包圍”之中,部署過多兵力只會遭受來自三面的火力覆蓋,德軍指揮官也是正確的選擇。
正是德國人教科書式的部署給了巴甫洛夫機會,亞歷山德洛夫半匐著觀察河堤上小路,大雨中那幢L型大樓就在眼前十幾米外,沒有德軍動向。
招招手,巴甫洛夫第二個上了河堤,格盧先科和切爾諾戈洛夫緊隨其後,在亞歷山德洛夫的掩護下一口氣跑到大樓下,貼著千瘡百孔的牆體。河對面的茹可夫大尉和瑙英夫上尉透過望遠鏡能隱約看到偵查組的活動,但當四人躍上河堤後已經看不清,心裡都像被緊緊地拽著一樣!
巴甫洛夫現在已經不擔心會被側翼的德軍發現,德國人這會就是隱蔽在大樓內也只會盯著河對岸,不可能想到已經有人就貼著牆根在移動。
往右幾米,一個被炮彈炸開的大窟窿就出現在牆體上,在聽了幾秒鐘似乎沒有動靜後,亞歷山德洛夫端著突擊步槍第一個衝了進去,隱約中並沒有活物的跡象這是一間辦公室,破損的辦公設施到處都是,巴甫洛夫四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避開那些雜物,幸好外面大雨磅礴,不然黑暗中不小心帶起的噪音能讓人的心吊到嗓子眼!
大樓共有六層,長邊30多米。短邊大概有20米,堅固的鋼筋混泥土結構短邊這一側完全在對岸紅軍火力覆蓋之下,巴甫洛夫隱約的光線中帶隊向東北角搜尋前進,並沒有發現有德軍在一樓。
在樓梯口。亞歷山德洛夫正想沿著樓梯摸上二樓,突然格盧先科示意噤聲,四人不約而同的握緊了手中地突擊步槍。
巴甫洛夫在河對面時忽略了一件事:大樓雖然靠著斯維斯洛奇河,但它是L型,東北側的結構已經相對遠離河床。它應該同明斯克大部分樓房一樣擁有自己的地下室!
格盧先科槍口指了指樓梯,它連著兩頭,一頭連著一大堆破損的櫃子,仔細聽有聲音傳上來,下面應該有人!
德軍不會把自己部署在地下室,那唯一地解釋就是下面隱藏有來不及撤離的明斯克居民:也不會是打散的紅軍,他們不會躲在地下室裡等待。
巴甫洛夫靠近地下室入口,仔細傾聽,隱約能聽到是俄語的交談聲。他並沒有從櫃子中間鑽過去的意思,做手勢表示可能是自己人在下面。再指了指樓上。亞歷山德羅夫明白班長地意思:完成使命才是最重要的。帶頭摸上通向二樓的樓梯。
中間一個過道,兩邊都是辦公室,標準的辦公樓,大部分房間門都開著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搜尋,直到底也沒發現德軍的跡象,而這會外面的雨又停了!
二樓沒人,那三樓以上也不會有德軍,這是已經可以確定!東北側的房間就能看到列寧廣場,巴甫洛夫已經注意到廣場四周的大樓有亮光。但看不出都多少德軍,而廣場上是空無一人!
“切爾諾戈洛夫,向連部發訊號:我已佔領大樓,無人防守,廣場德軍數量無法確定。右側大樓似乎無人防守。”
按照計劃。指揮員們將根據偵查的情況決定下一步地行動,但就在巴甫洛夫幾人搜尋二樓時。羅季姆採夫根據最新地情況取消了原有計劃,而決定進行強攻奪取浮橋!
德軍嚴密防守,但羅季姆採夫手中已經有了應對方法集團軍炮兵指揮部給他調了兩個火箭炮營,用以壓制浮橋西側德軍陣地;六門210毫米加農炮也已千辛萬苦的拖到城區,將對浮橋兩翼建築發動毀滅性炮擊,最大程度為強攻浮橋掃清障礙!
打完燈光訊號的切爾諾戈洛夫非常奇怪,因為回覆只有兩個字:堅守!
“估計是有新的情況,就堅守大樓!亞歷山德洛夫,格盧先科,你們監視東北側(地形原因,德軍一側,河西岸。)情況,我和切爾諾戈洛夫去地下室看看。”巴甫洛夫果斷的做出決定:既然上級要自己堅守,一定是有原因的,不需要想太多,只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好不容易透過一樓的地下室入口,巴甫洛夫竟然看到了火光是自己人,只不過差點引起誤會,兩邊都小心翼翼。裡面有20多個市民,還有兩人手裡拿著德國人的98K步槍,領頭是地一名40多歲名叫格魯喬夫的共產黨員,原來是明斯克市列寧社群的黨委會主任。
“紅軍步兵87師偵察分隊巴甫洛夫,我們有四個人。”
巴甫洛夫兩個在“警報”解除後,被同志們擁抱了幾十次!終於能說上幾句,“附近情況怎麼樣?”
格魯喬夫一臉大鬍子,作為共產黨員知道這會偵查員同志需要聽到什麼:“這樓裡沒有德國人,西南邊似乎也很少,列寧橋北邊有很多。這樓的地下室和下水道相連,我們都是從下水道過來的,南邊那幢房子裡還有我們自己人,都是明斯克居民,大概10多個……”瞭解地情況意義不大,靠近火堆時巴甫洛夫才再次感覺到身上冷得不行,但這會還不能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