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四章 她哭了
科別茨告辭出了門,他剛才的話還有些沒同林俊說清他是要把空軍總醫院留下的人員和裝置全部轉移到這裡:六號機場原來就有一定規模的醫療設施,還有足夠的空餘地方做為野戰醫院使用。
武金斯卡婭再留在城裡太危險,今天在猛烈的轟炸中毫髮未傷有運氣的成分:科別茨可知道醫院的那些地下室在500公斤的航空炸彈面前沒有絲毫的作用。
蘇維埃目前看來需要一種有效的專用夜間戰鬥機,雖然數量並不需要多少,但必須有!蘇聯航空工業發展的強項和偏頗之處林俊是心知肚明誰發展了夜間戰鬥機,在將來的全天候戰鬥機領域就能佔領先機!
林俊實在想不起來蘇聯在二戰期間是否發展過夜間戰鬥機,因為蘇聯面臨“英德式”的戰略空襲並不多。但現在這已經需要提上日程,但又不能操之過急:原型機現在就有現成的,但成功的夜間戰鬥機必須裝備的機載雷達一時半會還拿不出來。
“用彼2高速俯衝轟炸機作為原型機,它原本就是做為雙發高速戰鬥機設計的,在減去不必要的轟炸設施後效能應該會更好,需要進行的改動也不大,原有生產線就能完成。就是這雷達一時半會還解決不了,就看研究所能不能騰出足夠的技術員了。”
林俊盤算的挺好:按照現在的航空技術水平,最有效的夜間戰鬥機最好是雙發,獲得追擊轟炸機編隊足夠的續航能力,還有安裝夜戰裝置足夠的空間。彼2的原型在6000米高度最大速度超過每小時620公里,這還是在標準負荷的情況下達到地速度,在進行改進後有希望達到650公里大關。機動性對付單發戰鬥機當然沒得比,但對付德軍的轟炸機應該沒問題,就是同德軍夜間戰鬥機糾纏。在效能上不會落於下風。
火力更不是問題:夜間戰鬥機需要的火力必須遠遠超過晝間戰鬥機,務必做到一擊斃敵,因為黑夜條件下能夠獲得的攻擊時間視窗十分有限那些轟炸裝置只要一拆,往機頭塞進足夠的機炮機槍不是問題。英國人用“蚊”式改造出了有效地夜間戰鬥型,德國人一開始也是走這條思路。那蘇聯也能做到。
“彈倉可以作為附加油箱,或者再往背上加四門23毫米機炮,也搞個“斜射曲”出來。”
“斜射曲”。德國夜間戰鬥機曾經使用的“非正式”裝備,就是在機背內以一定角度塞進幾門機炮,攻擊時從目標機腹發動一個連射就能把對手開膛了!還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遭到目標後部防禦機槍的威脅,如果今天謝爾蓋地飛機上有“斜射曲”,估計他也不會那麼狼狽。
很多遭到“斜射曲”攻擊的英國轟炸機(盟軍轟炸德國戰略目標,一般夜間是英國皇家空軍負責,白天歸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最後一刻都沒有發覺對手已經到了自己下邊
但“斜射曲”是德國人在特殊情況下的靈機一動。是否必要可有效還得經過論證,德國轟炸機主力可不是英國的蘭開斯特。“斜射曲”也有自己的弱點如果是追擊返航的編隊,飛行員們可以放心大膽的射擊,但如果是攔截,那就得悠著點:因為從下往上地攻擊極有可能擊中轟炸機地炸彈倉,距離目標又常常只有幾十米,炸彈劇烈的爆炸有可能把自己也搭進去,德國有些夜間戰鬥機就是這樣稀裡糊塗損失的。
這一刻林俊覺得自己實在想得過細了一直以來每件事情自己都會盡量的考慮周全,很多時候下面的同志只是完全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執行。剛才他來“斜射曲”需要的反射式特殊瞄準具的結構都在考慮:這並不是最佳方案。
“就讓設計師同志去考慮論證吧。”終於不再多想,倒在行軍床上有點迷迷糊糊。那些惱人地溼疹好像也不怎麼癢了,魯德維奇的配方似乎還挺有效。
第二天一早,林俊見到了用卡車送來的謝爾蓋。上校胳膊上打著石膏,脖子套著護頸。因為腿上被子彈擦著咬了兩口。也沒法走動,被戰士用擔架抬著送進了機場醫院。
科別茨將謝爾蓋轉到機場是給大隊長當資深參謀用。等傷勢好轉些就送莫斯科。謝爾蓋和林俊很像,就是受傷了也不老實,不願呆在病房,讓人把自己放在停機坪旁的休息區,弄了張躺椅躺著指手畫腳。
謝爾蓋不知道林俊在這,一見到兩眼血絲,但神色嚴峻的林俊顯得有些羞愧。
“大隊長。”謝爾蓋不知道說點什麼。
林俊示意他閉嘴,搬了張椅子坐在他邊上:“腿傷怎麼樣?”
“沒事,就是擦了兩下,過個一週就能拆線。就是這胳膊估計得要兩個月,不然使不上勁。”
謝爾蓋腦袋有點僵,因為套著護頸套,“就躺著說話,不用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