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我要求你,三個月內必須解決高空戰鬥機的問題!必須解決!”希特勒用拳頭敲著桌子大喊。
“是,我的元首,三個月內一定拿出能擊落俄國高空戰鬥機的新式飛機。”
“你讓人把梅塞斯米特找來,還有,我們的190鬥機什麼時候能夠投產?”
戈林只能對希特勒的要求說“是”,他心裡有盤算——梅塞斯米特109G型正在試驗中,只要向工廠和研究所施壓,三個月雖然困難,但半年內裝備應該有可能。上次設計師向自己做彙報時就提到G型應該有超出現有戰鬥機的高空作戰能力,應該能和俄國新出現的的高空機型對抗。
“我已經通知梅塞斯米特博士趕來航空部,福克190鬥機去年十月已經進行試生產,正在對不足的地方進行修改,它將會是一種效能非常優秀的戰鬥機,中低空效能將非常優異。但要得到最好的高空效能,還是要靠109,我會讓梅塞斯米特博士加快最新式G型的研製速度。
“俄國人已經在我頭上,我們在東線的備戰計劃將處於很不利局面,部隊調動和部署要做全新的準備。我們的一切都讓俄國人看的清清楚楚,那個斯大林什麼都會做的出來,要最快的挽回不利局面!”
希特勒生氣歸生氣,倒還沒到失去理智的地步:現在蘇聯能輕輕鬆鬆的偵查德軍動向,在戰略上掌握了主動,而德國這邊的偵察機越境基本等於自殺。希特勒無法忍受這樣單方面的不利局面,感覺自己就如同赤裸的、毫無遮蓋。
林格報告維利梅塞斯米特教授求見,希特勒立刻
梅塞斯米特不是胖子戈林,不會一味奉承希特勒,技術上的問題不是靠打壓能夠解決的,109G型的研究現在才起了個頭,F型也剛剛投產——三個月?不可能!
希特勒不會把教授怎麼樣,他需要這樣的優秀設計師為帝國服務。教授的介紹讓希特勒陷入思考,不是歇斯底里的暴怒:希特勒清楚,靠發火解決不了問題,只能冷靜下來全面考慮對策。
“義大利人也沒有高空戰鬥機,還是得靠109!”
“盡一切可能,最快速度製造出能同俄國高空戰鬥機抗衡的新式飛機,帝國空軍的榮耀現在就期望在你們這些設計師身上!”
“是,我的元首!我們一定盡一切努力,最快速度研製出高空戰鬥機!”
、、、、、、
莫斯科這會也氣氛緊張,中央在等待這德國人回應,但柏林似乎鐵了心要裝聾作啞。這是斯大林最想得到的效果,顯然德國人是急於找出應對的方法,而不是和自己來一場口水大戰,那樣只會更僵。
林俊急於知道偵察機到底拍到了什麼,前往偵查的機組一落地後就取出膠片盒,最快速度洗出來進行研判。邊境以西的情報流水一般傳到莫斯科——在羅馬尼亞邊境地區,德軍的裝甲部隊正在抵達;在波蘭,有重炮部隊運動的跡象;在捷克,火車站物資場的物資堆積如山
總的研判需要在國防委員會進行,各地空軍派出專機將照片送往莫斯科,空軍的照片研判專家們已經等著。
昨天擊落了7架德軍偵察機,俘虜3名德軍飛行員。經過突擊審訊,到昨天午夜前,能夠得到的訊息已經傳到莫斯科內務部總部。
飛行員們只交代出自己的預定偵查目標等戰術資訊,省略了“誤入蘇聯領空”一類的瞎話,內務部的審訊專家不是笨蛋:和林俊推測的差不多:飛行員不可能瞭解上層的具體計劃。
俘虜也只會知道這些,對於其它的林俊也不指望。亞歷山大的手下倒是沒要了那些德國人的命,突擊審訊之後全部送往莫斯科——從他們的嘴裡已經不可能瞭解到什麼,但3飛行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價值,需要他們活著。
德國人會急著想得到新的高空戰鬥機,現在第三帝國的領空,只要處在米格1作戰半徑內的都已經敝開,這將逼迫德國放緩備戰的速度,至少是在希特勒找到有效的對策之前。
林俊的賭博下對籌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