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不錯、正在城牆上的人都已經能用肉眼看到那架飛機,目標還是直的往自己這邊飛。
塞門約克向司令部出了警報,一時間整個堡壘都忙活起來,一場訓練多次的“隱蔽大戰”高開動——東部堡壘拉到建築物外的那門38o毫米臼炮立刻被拖回隱蔽部,堡壘側翼的幾個炮兵陣地倒不用忙乎,偽裝網都還遮在那 。
城牆上的小口徑高炮大半用偽裝物罩著,也出不了紕漏。
從去年底開始德國人的偵察機就常常沿著布格河的西側飛行,要塞守衛者們早就練就了一副偽裝的好本事,就是飛機到了斜向有效拍攝距離也拍不到佈列斯特的真正情況,但沒像這次一樣飛得如此之高,也沒這麼近!
塞門約克越觀察越覺得不對勁,從目標航向的動向看,它似乎根本就沒轉彎改變航線的意思,而它也快到天頂了——12ooo米高度,飛機要非常接近天頂位置才說明它已經越境,塞門約克透過垂直投影(不是影子的意思,專業術語,和時間、太陽的角度無關。)的計算得出:德國人要越境。
這時電話又響,還是司令部打來的:“繼續監視,不要拉響空襲警報,重複,不要拉響空襲警報。”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機場已經接到通知,將派出飛機。”
“是,司令部!”
要塞司令部為什麼要做出這樣一個決定?因為一旦拉響空襲警報,整個要塞的防空力量都會動員起來,到時候天上的德國人就會看的一清二楚——既然打不下來,那乾脆藏起來了事。
“不抵抗”的副作用的是明顯的,那會極大的影響士氣,所以司令部在得到後方機場將派出戰鬥機的訊息後,把這個情況告訴一名小小的少尉,這是要所有要塞的守衛者都明白:蘇維埃的領空絕不容許受到侵犯!
佈列斯特要塞駐壘區司令彼特爾米哈伊洛維奇扎裡洛夫上校這會也已經走到指揮部的門口,仰頭透過望遠鏡看著頭頂上的那架德國飛機。整個堡壘都已經隱蔽完畢,就是那架偵察機兜著圈子拍上一車照片,也不會知道佈列斯特要塞的真正實力。
這時一名參謀走到他身邊:“司令員,後方空軍通知我們,他們一定會把德國佬的偵察機打下來,希望我們不要暴露防空火力。”
“恩。”
扎裡洛夫剛才的決定很正確,看來空軍方面的同志還是比自己的思維慢了一點點。這一年多來自己指揮的要塞區已經建設成一個堅不可摧的級堡壘。去年得到通知,德國人有飛行高度極高的偵察機,有可能在今年會出現在邊境,今天還真來了。
一來就大搖大擺的飛到自己頭上,兜了一圈繼續往東,根本沒把蘇維埃的防空力量放在眼裡。如果是一般的飛機,只要越境,要塞的防空火力十有**能把它揍下來,低空入侵更是沒幸免的可能:現在還是和平時期,但要塞的防務已經按著接近戰時的制度執行。
扎裡洛夫牢牢的記著副國防人民委員安德烈同志的囑咐,整個要塞從法國戰役結束後就嚴陣以待,所有的崗位隨時有人駐守值班:他明白,一旦德國人進攻,要塞將要承受的就是排山倒海一般的攻擊!
“等著吧,德國佬,放你進來才是要你命!”
自己這個上校估計是全軍部下最多的上校,整個要塞區的部隊已經過兩萬!整個步兵第42師和步兵第6師的大部,加上大量特種裝備部隊和第17內務人民委員會邊防總隊都歸屬於要塞區。
扎裡洛夫明確的知道中央非常重視佈列斯特的情況,加上安德烈元帥的特別照顧,自己才會有如此雄厚的實力。
要塞不是一味只守不攻的地方,駐壘區有如此多的部隊,要好好的利用,而不是一味的只訓練如何防守。既然自己的部隊足夠和火力群,經過批准,扎裡洛夫從去年開始就特意重組了要塞部隊的編制,在步兵第6師一部的基礎上組建了一支有8ooo人的特別支隊,有強於機械化旅的突擊能力,駐守在要塞側翼駐壘區。
用扎裡洛夫的比喻是:要塞是渾身長刺的豪豬,特別支隊就是豪豬邊上的一隻狼獾,只不過這狼獾是和豪豬一夥的——就算你德國佬是猛虎,要是小看了“豪豬和狼獾的組合”,就等著吃大虧吧!
德國飛機飛遠了,沒過多久,要塞接到緊急通知:駐壘區進入一級戰備,嚴防德軍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
要塞立刻行動起來,枕戈待旦!而到了午飯後時間,軍區司令部通知扎裡洛夫,可以將警戒級別下調一個等級。入侵飛機已被擊落,俘獲的德國飛行員將被送到要塞審訊,內務部的審訊專家將很快抵達。
其實在軍區出一級戰備的命令時,扎裡洛夫就知道那架德國偵察機一定是被揍下來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