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戰爭時期彆著手槍上前線視察部隊?那不是林俊理想的情況——揹著AK47才放心,也更能體現出軍
、、、、、、
217日上午九點,莫斯科發出的列車抵達高爾基。車站外大雪紛飛,站臺上出現四名紅軍軍官——有點情況讓車站工作人員很不解,照理會有汽車來接這些軍官,特別是其中一位明顯是高階軍官,但車站方面根本沒有接到將有重要人物抵達的通知。
“首長,我去借輛車。”列昂諾夫放下手中的行李箱說。
“恩,不要給車站的同志添太多麻煩。”
麻不麻煩不知道,但10分鐘不到一輛汽車就出現在幾人過這車的型別有點出乎林俊的預料。
高爾基火車站可沒有專用的轎車,只有幾輛拉貨物的卡車。當列昂諾夫出現在值班站長面前,出示自己“契卡”的證件和說明借車一用的來意後,值班站長以創歷史記錄的效率彙報站長,並向列昂諾夫說明車站車輛的情況。
車站的條件列昂諾夫清楚,整個蘇聯都一樣,但要安德烈同志乘坐卡車去兵工廠實在有些說不過去,還好還有另一個選擇——車站的車庫裡還空著一輛經過改裝運輸郵包的嘎斯小貨車。
“郵政車”讓林俊感覺十分好笑,因為他想到了電影《虎口脫險》裡的情節,沒想到自己還要當回郵件。
“很好,同志們,這坐郵車的機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郵政車”再怎麼著也有個金屬製的車廂,在這大雪天總比蓬布的貨車舒服。為了儘快抵達第92兵工廠,開車的是車站的司機,小個子的駕駛員同志多年以後還常常自豪的和人提起這件事:“當年我可做過安德烈同志的司機!”
能讓他如此自豪的安德烈同志當然只有林俊一個,不過等到別人問:“你和安德烈同志說過話嗎?”
“當然,安德烈同志還感謝我來著!”
駕駛員同志說的是實話,林俊會向每一位為自己提供方便的同志表示感謝,只不過駕駛員同志關於和他聊天有多愉快的“吹牛”純屬虛構,因為坐在副駕駛位置的是列昂諾夫,林俊是裝在鐵壁貨箱裡抵達的兵工廠。
任何時候不能與自己的首長隔絕開——這是林俊參謀們的第一信條,而那種嘎斯小貨車副駕駛位置只能坐一個人,林俊只得坐在裝郵件的空麻袋上。
郵車半個小時後才抵達兵工廠,在大門門崗處就被攔了下來。
“先不要向上面彙報,工廠同志先帶我們參觀一下工廠。”
林俊想從一般工作人員那裡瞭解目前軍工企業的情況,而不是領導們的彙報——從工人那裡聽到的和從當官處瞭解的永遠會有分別,在蘇維埃也一樣。
古謝夫最後一個走出值班室,“這不光是裝備部首長的命令,我在這裡也要求你們暫時保守秘密,我想同志們能明白這點。還有,把我們的行李放好,我不想其他人看到。”
裝備部首長臨時視察,下面的同志可能會違反命令想廠裡彙報,如果是這樣林俊到時候也不好說什麼,但現在古謝夫是以一名“契卡”軍官的名義下達特殊命令,這絕對能保證林俊不受到廠裡幹部的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