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步兵班大炮
箭推進式榴彈的技術其實並不複雜,加上當時的蘇聯相對成熟的固體火箭續航發動機技術,只要天馬行空的構思加上一個強有力的設計組,式火箭筒的出現並不是很難。只不過林俊想得到的不是相對保守的2,而是具有巡航發動機的稱為RPG7名。)。
雖比不上腰間的託卡洛夫33,前世也沒當過一天的步兵.箭筒他非常熟悉:進飛行學院前就受過系統的69式火箭筒射彈射擊也超過三十發,武器與彈藥的構造也有些研究。以69式火箭筒的記憶逆向設計7將避免很多麻煩,而且歷史上.基礎2就是參考了德國的“鐵拳”,本就是個逆向設計。
繪圖是飛行員的必備技術,沒想到今天讓林俊客串了回軍械設計師:一到裝備部,林俊就讓人弄來繪製設計圖全套的專用工具和紙張,埋頭繪圖。
“兩頭中空以抵消瞬時發射藥產生的後坐力,發射筒最好用輕質合金,肩扛式發射,抵肩部分要有隔熱層保護。”由於只是最初的草圖,林俊刷刷幾筆就完成了發射筒的繪製,不過這個發射筒的原型是他腦子裡的69式,所以比7多了副兩腳架以增加射擊穩定性。
“瞄準具用光學式,要有近距離直射和遠距離曲射的雙重能力。”林俊在那裡自言自語。
“安德烈,這玩樣口徑多少?”安德盧普夫指著圖紙上的發射筒問。
“四十毫米,最多不能超過五十毫米,要不重量會過大,具體的還要讓火箭專家按照實際情況來定。”
這點他還是清楚的:設計尺寸不能自己說了算,還要考慮到目前的實際火箭技術。
“會不會太小了?這種直徑的戰鬥部威力有可能不足。”
“哈哈,你急什麼,誰說戰鬥部就這麼點直徑了,我打算用超口徑彈藥。”
安德盧普夫也不是孤陋寡聞的傢伙,超口徑的爆破武器他知道幾種,沙俄軍隊在日俄戰爭中就用過。
林俊再畫出了彈藥的大概外形,“火箭彈就像是一根插近套管的棍子,最後面是發射口自動脫離的瞬時助推發射藥筒,在發射桶內就必須燃燒完,續航發動機要在火箭彈飛離發射口至安全距離再點火,避免危及射手,火箭彈飛行的穩定靠自動張開的摺疊穩定翼。”
這時林俊發現了一個麻煩——這個世界上還沒有聚能破甲彈這個概念,看來自己超時代的知識和適用的權利又可以給蘇維埃的大炮增加一種威力巨大的彈藥。
“今天就到這吧,很晚了,再不回去她們都會有意見了。”
“那你的設計出來後可要讓我看看,胃口都給吊著。”
“沒問題。”林俊對兄弟說。“費科奇諾夫,有幾件事你記錄一下。給圖拉的彈藥研究所打電話,讓他們在明天上午9點派兩名爆破彈專家到我這;要莫斯科有色金屬研究所也派兩名專家,懂銅合金工藝的就行,在9點半到我這;第三,在上午十點我要見到人在莫斯科附近的固體火箭研究的專家。”
費科奇諾夫飛快的在記事本上做了記錄:“我立刻去辦。”
“聚能破甲彈,好東西!”林俊自得其樂的想:要是蘇維埃的坦克裝上紫銅藥罩的破甲彈,在戰場上那些潛在對手的坦克成員可就要遭殃了。
26號一整天林俊都是在辦公室裡度過的,從上午的6個專家一直到共進晚餐的二十多名專家,一整天的時間裡不斷有各方面的專家趕往裝備部,而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整整一週。
25日,林俊接到了斯大林召見的命令。
“安德烈,聽說你在裝備部大動干戈,自己設計了多種新式武器和彈藥。”
“是的斯大林同志,今天正要向您彙報,一共有三種裝備一種彈藥。所有設計已經與各方面的專家進行了初步的協調,從目前的技術來考慮都可行,估計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軍航空兵、炮兵、坦克部隊與步兵的作戰能力。”
林俊將手上拿著的一大疊設計圖紙放在斯大林的辦公桌上,在斯大林這他可以說是最“隨意行動”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