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籃子要怎麼收回啊?”有人問到。
“幾滴花蜜而已,要不了幾天,氣味散了蟲也就散了,如果擔心下雨,弄個棚子,每隔一里路安置一個,這山路就好走多了。”
老山馱子就是老山馱子,早在被張天流點醒時,他就在考慮這些問題了。
第二天,眾人還在嘗試,但到了第三天大家就開始行動了。
山馱子的動靜太大瞞不住人,很快全城都知道有批山馱子們要上山的訊息。
這可把大夥給看懵了,都有十多年山馱子沒在夏天上山了。
當然這山不是縣城周邊的山,而是更遠更深的深山老林子,只有這種地方山珍才會多。
山馱子們安置一個籃子等一段時間,待附近沒蟲了,繼續深入直到發現蟲子就又安置一個籃子,如此放置有十來個後,他們已經到了老林邊緣。
“每家籃子就三個,不能放重了,也不能貪多,三天,三天內必須回來,要是發現天氣有變立刻回來,別拿小命開玩笑,好了,誰家先來?”
山馱子有許多不成文的規定,進老林不能自己選路,是以抽籤方式,一趟收成由天意決定。
或三五成群,或獨自一人,紛紛抽籤後進入林中。
十幾名老山馱子則在外看護,畢竟這東西能撐多久還需眼見為實,若出現意外也能及時補救。
“要真有十倍價格,不論這趟收成如何,都能減輕大夥壓力。”
“是啊,好多年沒在這季節上山了,不過,這法子若真有效,來年春時採集到的腐花蜜得多留點。”
“嗯,不能指望別人,還得靠咱們自己。”
老山馱子們一邊聊著,一邊檢視沿路的竹籃。
確定蟲群鑽不進去,又捨不得離開,大夥都是會心一笑。
情況遠比預想的好,不到兩天,山馱子們就滿載而歸。
許多夏季山珍只能夏季採,山馱子們多年沒在夏季進山,超過十年份的夏山珍多的令山馱子們都咂舌,另外的山果,山花,這些只會在夏季結果開花的山珍最多,雖然此類山珍沒有年份可言,但作為食材與藥物價值也不便宜。
連山百姓都多少年沒吃過老林子裡的夏日野果了,此物最是解暑,曾經困龍山百族就靠此物,抵酷熱,減睏乏,在夏日之時大敗朝聖大軍,後來還是靠著山馱子採集野果分發軍隊,使大軍恢復過來一舉深入困龍山滅了數個部落。
山馱子能獲得自由,也是在這一役之後,朝廷下令解除所有山馱子的奴隸身份。
此番進山的山馱子不多,還不到全縣十分之一,卻是個個滿載而歸,得知訊息的其餘山馱子立即湧來,打聽他們是如何安全進出老林的,莫非有蠱師到來?
同時來的還有商販!
各大豪商一得知訊息立即派人來收,可誰料到,山馱子居然不搭理他們,直奔呂泰雍剛開不久的收珍商鋪。
這可把呂泰雍興奮得難以言喻,十倍,雖然聽著很恐怖,但要知道,連山的利益集團把山珍價格壓到了更恐怖的地步!
例如一種果,名為霜果,全天下只有困龍山這一帶有此果,霜果很特殊,霜樹生長於寒潭附近,常年吸收寒水,春開冰花,夏結霜果,果實外皮有層冰霜,觸控冰涼,果肉肥厚汁水極多,入口冰涼清甜,最為解暑。
一枚霜果二三兩重,連山縣外售價十銀一兩,連山縣城收購價一銀一斤。
百倍之差!
這還是縣外,如果到了郡外價格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