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身影毫無疑問,便是那釋迦如來佛,左右兩朵蓮臺上站著他的脅侍菩薩文殊普賢。
下首一朵蓮花寶座懸立,寶座之上端坐一位白衣菩薩,一眼望去,彷彿她生有千手千面,不論從何角度總能看到她的正面,正是觀音菩薩。
而在觀音菩薩之後,則是站著一名無論形象還是氣質,都與她極為相似的白衣菩薩。
只是因為修為道行遠遠不如,並無那千手千面之象。
突然,如來講經的聲音一頓,雙目睜開。
他輕輕抬起頭看往東方,目光深邃,彷彿可以看穿一切虛妄。
北妖已然入局,量劫正式開啟,是時候了。
觀音菩薩見如來突然停講,合什問道:“我佛有何示下?”
如來收回目光,望向觀音菩薩身後那名白衣菩薩,緩緩道:“白蓮聖母菩薩,北妖大舉進犯南瞻部洲,造下無邊殺孽。”
“你且前往南瞻部洲,組織徒眾降妖除魔,護百姓平安,待劫難過去,自有無量功德加身。”
白蓮花合什道:“謹遵我佛法旨。”
……
九天之上,一道門戶立於白雲之中。
那門戶極為廣闊,足有千丈,兩根大柱立了一個牌坊,金碧輝煌,藍田玉瓦,瑞氣千條,霞光萬道,仙鶴靈禽飛舞,牌坊上書“南天門”三個大字。
南天門下,兩邊各站兩名神將。
四個神將一人拿一口寶劍,一人拿琵琶,一人拿寶傘,一人牽花貂。
正是把守南天門的多聞、廣目、增長、持國四大天王。
他們幸運的在魔羅大劫中活了下來,同為南天門守將的巨靈神不見蹤影,卻是已經隕落。
南天門內,天宮廣闊無邊,彷彿無窮無盡。
宮殿之間有長虹大橋相連,架於雲海之上,有的雲海之中開滿了五彩仙蓮,有金鯉遊於其間。
凌霄殿上,玉帝高坐皇位,瓔珞垂簾,看不清面目。
下方是張許邱葛四大天師,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長庚星君(又名太白金星)。
再下方乃是王楊高李四大元帥,武將站右,一干仙卿站左。
如今的凌霄殿,能排得上號的也就這些人了。
其他如武德星君、水德星君、火德星君、武曲星君、文曲星君等等,皆在魔羅大劫中隕落。
如此一來,整個凌霄殿便顯得空空蕩蕩,再不復唐時的興盛。
玉帝沉聲道:“北妖入南瞻,量劫正式開啟,太白金星,你作為本次主持封神之人,是時候下界去了。”
太白金星出列,躬身道:“是,陛下。”
太白金星,可從來不是影視劇中體現出來的那樣,只是個慈眉善目的老頭。
太白金星者,白帝之子,金之精也,戴星冠,躡朱履,衣皓鶴白霞之衣,執玉簡懸七星寶劍,主刀兵將軍肅殺之威。
這才是大夏神話中對太白金星的記載。
由此可見,他本是一名主刀兵殺伐,戰力非凡的仙卿,而非什麼玉帝的信使。
事實也是如此,大千世界的太白金星,有大羅金仙道行,戰力強悍無比,在魔羅大劫中斬妖無數。
本次封神量劫主持封神之人正是他。
這一次的封神量劫有所不同,封神榜上並未事先寫上姓名。
六聖早已前往無盡混沌中的紫霄宮,多年不問世事,只留下一道分身在天庭。
如今已非闡截二教爭鋒之時,情況與上古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