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好,那你們兩位,誰和我一起去領米?”
趙旭對一旁的趙大力擺了擺手,“大力你去。”
“是,旭哥。”
看著趙大力屁顛顛的跟著李賬房去領米,趙旭笑著端起茶喝了一口。今天的事情還算順利,剛穿越過來就白撿一筆錢,雖然嚴格來說,這筆錢也是“自己”賺的,但是參與感太低了。
你問剛才趙旭為啥不要錢?前面已經說過,這個時期,曹魏政權的民間交易以物易物的時代。
為什麼呢?
本來,在東漢時期,最為穩定的貨幣是五銖錢。
不過這種情況在董卓進入洛陽控制朝政之後,就有所改變。
當時董卓的倒行逆施對漢廷乃至整個天下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其中對幣制的破壞也十分嚴重,他利用鑄幣權帶來的便利,鑄造劣幣來搜刮財富,大量的董卓小錢流入市場,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根據《三國志·魏書·董卓傳》中的記載,當時一斛穀物甚至可以達到幾十萬錢的價格。
貨幣的嚴重貶值,導致民間又恢復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目前市場上主要以穀物和錦帛作為交易的貨幣。
這種情況直到今年(208年),曹老闆廢除掉董卓小錢,試圖重新恢復五銖錢來穩定物價。但是還是沒有成功,又從通貨膨脹走向通貨緊縮。因為當時已經長時間不鑄錢,貨幣的數量低於商品流通量,物價嚴重下跌。
不過相對於董卓來說,老曹家的人還是比較厚道的。五銖錢推行失敗後,他並沒有強行發行大額貨幣來掠取百姓的財富。曹魏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倒退回了以物易物的原始商業經濟狀態,這一情況持續了幾十年。
以物易物的手段雖然原始,但是確實是保護百姓資產的最有利的方法。事實上,在戰亂年代,老百姓也更願意接受以物易物,而不是使用貨幣。
這個時候曹老闆都沒有廢掉董胖子的小錢,趙旭要錢才是傻子。
交易的東西不多,也就六石米,用斛量也就六下,要不了多久。
沒一會,李賬房就帶著趙大力回來了。
“好了,旭哥兒,已經幫你裝到推車上了,可要親自去驗驗?”
趙旭看了一眼趙大力,見他對自己點了點頭後,這才站起身來雙手一抱拳。
“不必了,李賬房,我和大力還有事要辦,這就告辭了!多謝!”
7017k